水环境评价与保护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

ID:42014829

大小:209.06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9-06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_第1页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_第2页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_第3页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_第4页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绪论1.1水环境(资源)保护的概念水(环境)资源包括水量和水质两方面,水量又包括水量供需平衡和防洪两方面。 水资源保护的概念为:通过行政、法律、技术、经济、工程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1、水少2、水多3、水脏 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1、政策、法律、法规2、规划、管理3、技术、经济、工程1.2水资源与水环境1.2.1概念(1

2、)水资源:分布在陆地上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就是通常所指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球上水的总贮量为13.6亿km3;但其中97.3%是海中咸水,只有2.7%为陆地的淡水和咸水。其中77.2%为冰山和冰冠水;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湖泊和沼泽水只占0.3%,而河流水更少,仅占0.1%。能参与全球水循环、在陆地上逐步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资源,数量仅为全球水储量的0.2%,约为300万km3。这部分量就是通常所指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它们都靠降水补给。(2)水环境:指一切影响水的存

3、在、循环、分布以及其化学和物理特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1.2.2水循环水循环又称水文循环,指地球表面的水分通过蒸发或升华到大气中(气态),被气流带到空中,凝结为水滴或冻结为冰滴,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循环往复的过程。 水文循环包括大气、地面、地下三大部分,其循环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两种。 大循环:主要蒸发源在海洋上; 小循环:主要蒸发源在陆地上。据有关科学家推算水圈内各种水的恢复周期: 冰川和永冻带最慢,每更新一次达一万年左右; 海洋为:2500年; 深层地下水为:1400年; 土壤水为:1

4、年; 河流及浅层地下水约16天(平均)。1.2.3水资源特性1.2.3.1循环性和有效性 水能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等三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态又能互相转化,形成了自然界中的水分循环。因此,水是可更新的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被开发利用后,可以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这样,水分循环使得水资源不同于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而具有蕴藏量的无限性。然而每年的补给量是有限的,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一般不宜动用地表、地下水储存的静态水量,故多年平均利用量不能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1.2.3.

5、2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很大,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满足各地区、各部门的用水要求,必须修建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时空再分配。由于兴建各种水利工程要受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控制利用水资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由于排盐、排沙、排污以及生态平衡的需要,应保持一定的入海水量。故欲将一个流域的产水量用尽耗光,既不可能,也不应该。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规定有25%的年径流量必须入海。1.2.3.3用途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水资源既是生活

6、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国计民生中的用途相当广泛,各行各业都需要水。同时,水是一切生物的命脉,它在维持生命和组成环境方面是不可代替的。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是必然趋势。故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社会性问题。1.2.3.4经济上的两重性由于降水和径流的地区分布和时空分布不均匀,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也会引起人为灾害。如垮坝事故、次生盐碱化、水质污染、环境恶化等。因此,水既能供开发利用造福人类,又能引起灾

7、害,直接毁坏人民生命财产。这就决定了水资源在经济上的两重性,即既能造成增加收入,又能导致损失。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应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1.3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主要特征1.3.1水资源总量概念 水资源总量的最基本计算方法是水量平衡法。区域内的降水量(X),除了消耗于地表蒸散发量(Z)以外,剩下的便形成地表河川径流(Rx)和入渗补给地下径流(Ry)两部分。由于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故不能将这两部分水量直接相加作为水资源总量(W),应在两者之和的基础上,减去

8、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W重)。即:W=X-Z=RX=RY-W重1.3.2我国河流及流域片水资源总量概况1.3.2.1河流分类及河流分段(1)河流、流域、水系河流:接纳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泄水道流域:供给河流的集水区;水系:流域里大大小小,脉络相通的水流系统(2)河流分类①按流域类型来分 外流流域:河流注入海洋; 内陆流域:河流不与海洋沟通。②按水的补给类型分 雨水补给型:降雨影响河水水情,故洪水常在夏季出现; 高山冰雪补给型:气温影响河水水情,故洪水常在春季出现; 地下水补给型:河流水情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