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

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

ID:42020035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6

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_第1页
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_第2页
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_第3页
资源描述:

《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赛罕乌拉,蒙古语意为“群山之首”,又称罕山,历史上称为黑山,被喻为“中国之岱宗”,是一块神圣的土地。赛罕乌拉位于巴林右旗北部索博日嘎苏木,所在地距大板镇115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的阿尔山支脉,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段,也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景观的缩影,还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渡地带,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成为联系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重大意义。这里又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动

2、物区系的交汇点。同时,这里又是生态交错带,可以通过该区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已成为中一一加(拿大)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赛罕乌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河流、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大约为200多平方公里。2000年晋升为国家自然保护区,2001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里有6种植被类型,36个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2种,苔蘇植物17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665种,有鸟类151

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5种;野生哺乳动物37种,其中马鹿、斑羚、猎捌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最大的野生斑羚羊种群和重要的东北马鹿种栖息地。此外还有大量的两栖类、爬行类、地衣类等资源。保护区内涵养水源植物丰富,涓涓细流汇成了乌兰坝河、海表河、灰通河等十条河流,年流量近亿立方米,是西辽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古老的赛罕乌拉是契丹的故土和发祥地,是辽代皇家首祭之神山,是帝皇狩猎和“捺钵”之地,被称为“国人魂魄”,辽代祭祀遗址就在山南坡。赛罕乌拉也是蒙古族的圣山福地。保护区内至今尚留有辽州白塔、辽庆陵、金代边堡等文化古迹

4、,是人们了解历史的实物资料。俗话说:深山见俊鸟,幽谷散奇香。赛罕乌拉春有山花、夏有鸟鸣、秋有红叶、冬有雪景,文人墨客曾留下"林密鸟语麋鹿鸣,山高水长听琴音”的美妙诗句。来到这里,大自然所赐予的美丽的风光,晴朗的天空,新鲜的空气会使你寻找到一种心灵深处的愉悦与宁静。赛罕乌拉是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饮尽罕山泉,游遍蝴蝶溪”。已知的自然景观有280多处,主要有:罕山石长城、罕山天池、旗杆峰、松树台、碧水潭、黄花坡、蛇盘地、蝴蝶溪、冰臼群等。为了加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境内设立了正沟、王坟沟和乌兰坝等三个核心

5、区,总面积达1634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27%0另外,为了保护赛罕乌拉原有的自然状态,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并充分感受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保护区内还设立了三个生态旅游区,建立了可容纳2万余号标本的野生生物资源博物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