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的演变上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

ID:42021115

大小:1.65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9-06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_第1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_第2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_第3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_第4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字形体的演变2010-06-02汉字形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起自商代后期终于秦代)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秦系文字“隶楷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隶书草书楷书汉字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汉字的变化表现在字体和字形两方面1)字形的变化指一个个字的外形的变化。2)字体的变化则指文字在字形特点和书写风格上的总的变化,而且通常是指较明显较巨大的变化而言的。这两方面的变化往往交织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划分。(一)商代文字研究商代文字的字体,主要根据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甲骨文的刻写要改变毛笔字的笔法。主要的方

2、法是: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如:日   丁  子 父金文甲骨文正体与俗体可以把甲骨文看作当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而金文大体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字。1)所谓正体就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的正规字体。2)所谓俗体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较简便的字体。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如隶书)。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得促进了正体的演变。与此同时,甲骨文还比较剧烈地简化了很多字形。如: 子:于:商代文字还

3、具有一字多形等特点,例如:1)商代文字字形方向不固定: 左右不别:正反相同: 横竖侧不拘:2)偏旁位置可以变动:如牝、牡等字。字形不固定的现象,也是跟象形程度比较高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现象在周代文字里仍可看到,不过已经比较少见,到秦汉时代就基本绝迹了。(二)西周春秋时代的文字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字主要靠金文,此外还有西周甲骨文、可能是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和沁阳玉简、传承字书里的籀文。一般把西周金文分为三期:早期: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中期:恭王 懿王 孝王 夷王晚期:厉王 (共和) 宣王 幽

4、王早期变化不大,中期以后(恭懿以后)变化才剧烈起来。西周文字变化的主要趋势有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如 天、古、王、火西周文字变化的主要趋势有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现象,如隹、马、贝、自等字。经过这些变化,文字的象形程度显著降低,书写起来就比较方便了。春秋时代的文字春秋时代的文字,除了沿着西周晚期的文字发展以外,还出现了两个特色:1)地域特征的形成:春秋时代各国的金文,在开始的时候大体上都沿袭西周晚期金文的写法。后来各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5、特色2)美术化的倾向春秋金文还有一个特色,即在一部分春秋中晚期的金文里,出现了明显的美术化的倾向。例如有些东方和南方国家的部分金文,字形特别狭长,笔画往往故作宛曲之态六国文字形体上的特点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俗体之中最常见的是简体,例如:另一方面,在六国文字里也出现了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例如: 平:防:後:比起简化来,这种现象是次要的。(四)秦系文字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一、秦系文字的正体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金石文字来看,春秋早期的秦国文字跟西周晚期的文字

6、,尤其是跟由虢季子白盘等代表的字形比较规整的一派很接近。(如下图)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秦国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的不断提高上。(四)秦系文字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一、秦系文字的正体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金石文字来看,春秋早期的秦国文字跟西周晚期的文字,尤其是跟由虢季子白盘等代表的字形比较规整的一派很接近。(如下图)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秦国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的不断提高上。秦国文字有时为求字形的规整匀称,使笔这变得宛曲起来,如上引“虎”字的头部;

7、有时又为了同样的目的,并为了书写的方便,使笔道变得平直起来,如上引的“犬”字。随著这两种变化,文字的象形程度就越来越低了。小篆的字形一般比石鼓文、诅楚文等更为规整匀称,象形程度也更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是逐渐演变为小篆的,小篆跟统一前的秦国文字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线。我们可以把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的正体和小篆合称为篆文。在古文字里,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很突出,例如:在小篆里,这种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也已经显著减少,但是还不能算罕见。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汉字发展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

8、而进入隶偕阶段了。汉代以後,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石的古字体。二、秦系文字的俗体——隶书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和《说文·叙》部说隶书开始出现於秦代,是为了应付当时繁忙的官狱事务而造的一种简便字体。此外,从汉代以来,还广泛流传著程邈为秦始皇造隶书的传说。这些说法跟事实是有出入的。从考古发现的秦系文字资料来看,战国晚期是隶书形成的时期。隶书的产生1、民间说:卫恒《四体书势》:“隶书者篆之捷也。”2、徒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是时始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