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

ID:420916

大小:79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7-31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_第1页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_第2页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_第3页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_第4页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锥配合 - 下载地址.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7.040.10一,‘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60-2005代替GB/T12360-1990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配合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Conefit2005-05-16发布2005-12-01实施.www.bzxzk.com.率督履弩臀瓣譬蓬臀臀暴发“GB/T12360-2005前言本标准是对GB/T12360-1990t(圆锥配合》的修订,主要修改如下:—为与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系列标准统一,修订了标准名称;—将原标准中的“圆锥配合的形成”和“术语及定义”两章合并,形成

2、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对与现行标准不一致的有关术语和基本概念进行了修订,如将原标准中的“圆锥直径配合公差”修改为“圆锥直径配合量”;—增加了说明标准在GPS矩阵模式中位置的附录Do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原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赵则祥、赵卓贤。GB/T12360第1次发布于1990年,本标准是第1次修订。.www.bzxzk.com.GB/T12360-2005育七只曰n才舒.圈番士七,卜土m夕言了尸

3、D公、店n4a盖J.b.IAAjLl仅不IVx;P国谁LC首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圆锥配合的术语和定义及一般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锥度C从1:3-1,500,长度L从6-630mm,直径至500mm光滑圆锥的配合。其公差的给定方法,按GB/T11334-2005(圆锥公差》中4.2a)的规定。即:“给出公称圆锥的圆锥角a(或锥度C)和圆锥直径公差TD,由TD确定两个极限圆锥。此时,圆锥角误差和圆锥的形状误差均在极限圆锥所限定的区域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4、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eqvISO1119)GB/T11334-2005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公差GB/T1800.3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eqvISO286.1)GB/T1801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eqvISO1829)3术语和定义GB/T157和GB/T1133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梧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团锥配合conefit圆锥配合有结构型圆锥配合和位移

5、型圆锥配合两种。3.1.1结构型圆锥配合constructiontypeconefit由圆锥结构确定装配位置,内、外圆锥公差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型圆锥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图1为由轴肩接触得到间隙配合的结构型圆锥配合示例,图2为由结构尺寸a得到过盈配合的结构型圆锥配合示例。万嘘G图1图2.www.bzxzk.com.GB/T12360-20053.1.2位移型圆锥配合axialdisplacementtypeconefit内、外圆锥在装配时作一定相对轴向位移(Ea)确定的相互关系。位移型圆锥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图3为给定轴向位移Ee得到间隙配

6、合的位移型圆锥配合示例,图4为给定装配力F;得到过盈配合的位移型圆锥配合示例。些浮P,P,}tVfVIMCIN,PePf---图3图43.1.2.1初始位置Pstartingposition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表面接触时的轴向位置。3.1.2.2极限初始位置P,,P2limitstartingposition初始位置允许的界限。极限初始位置尸,为内圆锥的下极限圆锥和外圆锥的上极限圆锥接触时的位置(见图5),极限初始位置尸:为内圆锥的上极限圆锥和外圆锥的下极限圆锥接触时的位置(见图5)0极限初始位置尸;极限初始位置1'z叁坪Tr图53.1.2.3初始位里

7、公差Tptoleranceonthestartingposition初始位置允许的变动量。它等于极限初始位置·P,和尸:之间的距离(见图5)0T。一去(T,);+TD)C、一L,,一,式中:C—锥度;TU;一一内圆锥直径公差;Try—外圆锥直径公差。3.1.2.4实际初始位置Peactualstartingposition相互结合的内、外实际圆锥的初始位置(见图3、图4)。它应位于极限初始位置P,和P。之间。3.1.2.5终止位置Pffinalposition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为使其终止状态得到要求的间隙或过盈,所规定的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