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

ID:42097722

大小:9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8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_第1页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_第2页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_第3页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_第4页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初三历史二模试卷2013.05注意事项: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2、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图1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境内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孟子·梁惠王下》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法治B.仁爱C.仁政D.兼爱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汉时期,发明了一项独特的制度,就是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职人员……当考试这种形式后来获得充分发展时,考试分三种级别(乡试、会试、殿试)举行

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上述论述A.误解了科举制的起源B.揭示了科举制的实质C.肯定了汉朝选官制度的客观公正D.从制度沿革的角度正确叙述了科举制的发展4.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现在有的历史学家又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①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平定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惟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指南针

4、的发明D.火药的发明第8页6.历史学家罗志田在《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一文中指出:“中国‘近代’与历代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即外力入侵造成了既存权势结构的巨变。外国在华存在通过条约体系所建构的间接控制,既体现着一种外在的压迫,其本身又已内化为中国权势结构的直接组成部分。”由此推理,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该是A.列强入侵B.政治腐败C.经济落后D.国内混战7.历史学家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

5、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8.下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数量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9.当

6、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专制走向共和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愚昧走向科学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起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晋冀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平型关战役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1.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超英赶美大炼钢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7、第8页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12.下表是一份新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姓名▲生卒年月1924.6~1986.7身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元勋”。荣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就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A.钱学森B.袁隆平C.邓稼先D.杨振宁13.观察右图,在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以后,国内生产总值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