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复习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

ID:42104877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8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_第1页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_第2页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_第3页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_第4页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纪地质学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第四纪地质第四纪海平面一、海平面位置确定的标志1、沉积物标志:泻湖沉积与泥炭、海滩岩2、地貌标志:海蚀地貌与海积地貌,海蚀穴、海蚀崖、波切台、沿岸沙堤、贝壳堤3、生物标志:珊瑚礁坪台、有孔虫、介形虫4、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深海沉积物(有孔虫壳体)屮的氧同位素值能反映海平面变化二、海平面波动原因1、冰川型海平面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陆地上冰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海平面波动2、构造运动型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可造成全球

2、性或局部的海平面变化3、其他型海平面变化水圈体积型海平面变化、大地水准面型海平面变化、海温型海平面变化、洋盆体积型海平面变化、均衡型海平面变化第四纪生物界一、第四纪生物界特点1.北半球的生物界变化比南半球明显2.陆地上的牛物界变化比海洋明显3.在陆地上,哺乳动物变化最明显,植物变化最小,第四纪期间的植物基本上是现生种,而且在形态上与现在差别不大。4.哺乳动物演化在第四纪期间最迅速,在第四纪不同时期有明显差别。5.人类的岀现和演化是第四纪的重大事件,相继岀现了能人、直立人和智人。6.从全球动物现代分

3、布来看,越是向南,动物构成越具有原始性7.由于第四纪气候冷-暖、干-湿剧烈波动,生物在空间上频繁迁移,与前第四纪的生物界明显不同。二、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1、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保留了少量新近纪末期的残余种属(德氏后裂爪兽)演化出一些特别种属,如长鼻三趾马、板齿犀等出现了更新世特有的种属,如三门马、梅氏犀等2、中更新世周口丿占动物群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南北分异非常明显,周口店动物群具有北方型特点。早更新世泥河湾期的一些种属部分保留下来岀现了比较多的中更新世特有种属有大量进步种属出现,比如狼、狐、獲和小

4、型啮齿类含有北京猿人化石和文化遗迹3、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中更新世以前的种类己经灭绝,如中国鬣狗、剑齿虎。中更新世岀现的一些种类高度发展,成为晚更新世的主要种属,数量和体形都增大出现了现代种属一一如野驴同吋还发现了人类化石(Ordosmem)及其文化遗迹生存环境一一草原型群体4、全新世动物群四不象鹿动物群三、古人类及其文化1、人类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阶段。2、名词解释文化层:是指含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和村社遗址等古人类活动遗存的沉积层。奁化遗址:是指

5、含有古人类活动遗存物的地址。文化期:是指与一定的地区文化遗存特征相对应的吋代。石器时代: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屮主要使用石器的时期北京猿人:产于北京周口丿占生活于中更新世的古人类化石第四纪地层一、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1、生物地层学:生物演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前进。有孔虫、介形虫和其他微体古生物化石常常作为环境分析的综合指标。软体动物、植物化石(他子花粉)2、气候地层学冷暖的話动:冰期间冰期等全球性的气候旋冋为标志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二、第四纪地层学划分对比方法1、岩石学方法:随着

6、时间的推移,三价铁的含量是累计的,具有从红色到棕红色再到黄色的变化趋势。(稳定矿物+比较稳定矿物)/(不稳定矿物+非常不稳定矿物)称为风化系数,该值越高,风化强度越大,反Z就越弱。其他:结构与沉积构造、特殊的标志层(古土壤层、侵蚀面、不整合面)2、古生物学方法利用牛物演化的规律。不同时期地层中具有不同的组合,据此可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3、地貌学的方法根据地貌之间的切割、过渡和掩埋等关系确定地貌的相对先后顺序,再进行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4、年代学的方法运用古地磁学等方法对第四纪地层进行测年,

7、测得所需的年代数据5、古气候学的方法根据第四2己地层记录到的气候波动规律而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6、构造地质学的方法根据第四纪地层中的不整合以及地层的褶皱与断裂而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7、古人类与考古学依据人类进化过程和人类发展的阶段性而进行的地层的划分与对比8、其他方法地球化学的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事件地层学的方法第四纪气候变迁及其动力机制一、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标志1、生物化石标志:A:植物化石:他子和花粉,植物的枝干和叶子的化石B:哺乳动物化石:随着气候变化哺乳动物发牛明显的地理迁移寒冷:猛

8、玛象、披毛犀、北极狐动物群;温暖:河马、亚洲彖、大熊猫、犀牛;半干旱(草原环境):草食动物啮齿类。C:软体动物化石、珊瑚化石。2、岩石学标志: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结构、构造等与沉积物形成的古环境与古气候密切相关。温暖:古土壤、红粘土风化壳等;干旱、半干旱:分成砂、黄土等。3、地貌学标志:寒冷气候:冰川、冻土地貌,如冰斗、古冰楔;温暖气候:岩溶、河流、湖泊地貌;干旱气候:风蚀、风积地貌,如沙丘。4>地球化学标志:A: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铁的含量随着气候的转暖湿而增加,反之则降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