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

ID:42130317

大小:7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8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_第1页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_第2页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_第3页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_第4页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附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本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而:审美变化与文人画;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屮国画方面主要是对比绘画表现方式的历史变化,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來理解审美趣味和“自我”的不同表现方式。结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果熟来禽图》运用的“没骨法”虽然审美标准发牛了一点变化,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还是显得工整写实,没有很好

2、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岀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知识讲解与美术作品分析、解读,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史上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即“自我”)的历史变化,理解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Z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的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作适当提示、补充和归纳。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三、

3、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西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教学难点: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及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四、说教法: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从图片木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运用对比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联系学生H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五、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A、利用不同年代《霍元甲》的音乐导入B、出示图片: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服、休闲装。1.提问,举手回答:你喜欢哪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种

4、?(4〜6个学生回答。)2•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问沁•为什么喜欢?b・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c・你觉得现在的人(或你的父辈、祖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说明讲解:中山装曾经是流行的服装;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其实不仅是服装,随着时代的变化,美术的审美标准也会产生变化,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审美标准。(二)、讲授新课A、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花鸟画1.出示图片《果熟来禽图》。什么是没骨画:在中国画绘画技法中,用墨线勾出轮廓线称为骨法,所谓的“骨”指的就是墨线;不用墨笔勾出勾出轮廓线,而是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就称为没骨

5、法。用没骨法画岀来的画就称为没骨画,也称为无骨画。古代山水、花鸟画都有用没骨技法进行绘画的,我们可称之为没骨山水画、没骨花鸟画。(说明社会审美风气对画家的影响。)2.出示图片《枯木竹石图》。提问:此图跟《果熟来禽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讲解:画得不细致,很随意,这是文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行了很长的时间。)1.进一步比较《枯木竹石图》(吴镇)、《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吴昌硕)。提问:它们跟《果熟来禽图》相比有什么区别?后两幅作品的“市俗气”表现在什么地方?谁能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师:《果熟来禽

6、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三)、分组讨论。比较内容:风格和造型特征;1.分组:第一组:“拉奥孔”;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大理石群像《拉奥孔》便是在希腊罗得岛上发现的,群像高184厘米。据西方考古学家考

7、证,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作者是罗得岛的雕塑家哈桑格罗徳斯与他的儿子坡里多罗斯、阿典诺多罗斯。如果真是这样,它应属于罗马时代的雕刻。这是一个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惩罚。在《拉奥孔》雕像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肉体痛苦。我们从这组群像的写实技巧上看,作者是深谙人体解剖知识的,他们对人在表现痛苦时的动作,对巨蛇缠身的情景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美的构想。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占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英至可以说是

8、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第二组:“静物”;古罗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