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典型材料

XX学校典型材料

ID:42134626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XX学校典型材料_第1页
XX学校典型材料_第2页
XX学校典型材料_第3页
XX学校典型材料_第4页
XX学校典型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学校典型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迎风破浪,扬帆前行的隆昌学校一、学校概况隆昌学校创办于2000年8月,是灵丘县一所集九年制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为一体,规模大、标准高、设备齐全、管理规范的一所基础教育民办学校。学校位于灵丘县武灵镇王庄村北,共占地72亩,校内建筑面积有35600平米。我校设有初中部、小学部、幼儿园三个分部,共计84个教学班,莫中初中部28个、小学部49个、幼儿园7个,全校在校生4440人,教职工46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市县级教学能手与骨干28名,中高级职称教师21名,他们乐于奉献,勤于钻研,因材施

2、教,教书育人。学校环境优雅:三季花草,四季绿树,名人塑像、文化长廓、音乐喷泉、沥青操场及四百米标准跑道,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有初中部男、女生公寓楼二幢,小学部公寓楼二幢,幼儿园一幢,学生居住条件优越。学校饭菜每周预设,精粗搭配、营养丰富,取暖、饮水和洗浴条件优越。我校配备17部标准校车,早晚接送小学、幼儿园的县城及附近学生。我校所有班级都配设先进的智慧生态一体化多媒体,校园宽带及广播覆盖全校;每个楼层都配备了专门的纯净水饮用设备。学校专门为兴趣班配备先进且标准的书法、绘画、钢

3、琴、电子琴、舞蹈、跆拳道等专业教室;初中部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室等均居大同市同类学校一流水平。每年中考的理化实验、微机测试都在我校进行。我校在历年的全县统考中,各年级成绩都名列全县前茅。初中部自2007年——2017年连续^一年的中考成绩,及格率、高分率、优生率,及格人数、高分人数、优生人数等各项指标总评居灵丘县第一,2014、2015年中考排名居大同市第二;2016年我校囊括全县中考前十名,生均分572分,优生率47.6%,文化课程均分508分,两项指标均居大同市第一

4、。2017年中考成绩再次取得全县第一,大同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高,管理科学规范,校园平安和谐受到上级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学校、中国民办教育十佳特色学校;2010年被山西省评为省级爱国卫生标准单位,2011年被山西省评为山西省民办教育优秀单位;2009——2016年先后被大同市评为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办学先进单位、市级教育先进集体、市级5A级社会组织,市级民办教育优秀学校;2009——2016年6月先后被灵丘县评为教

5、学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平安校园先进集体、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创建模范单位等。隆昌学校团委、少先大队也多次被省、市、县团委、少工委授予“先进团组织”、“少先队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2018年11月参加大同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取得了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二、办学理念我校自创办以来,严格执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秉承培养人才、发展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要求,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6、管理教人、教书育人”的思想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并作为衡量标准。一切的工作始于“目中有人”,一切工作源于"心中有爱”。三、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工作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抓好新聘教师的入职培训。凡受聘于我校的教师,不管理是新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工作多年的成熟教师均需接受我校统一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在入职起初就让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书籍,加强法制意识,树立崇高师德,帮

7、助教师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让教师“言为师表、行为规范”,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教师尽快角色定位和胜任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一言一行为人师表,一举一动堪称楷模”,每年举行一次“师德标兵”考核评选活动,让选进教师的模范事迹成为师德培训的生动材料,树立典型表彰选进、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每年举行一次师德师风为主题的教师演讲赛,把师德师风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并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工作向纵深发展。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发展

8、教师,教育学生是学校的神圣职责。我校非常重视教师业务能力培养,我校多年来坚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我校时刻关注国家课改前沿新动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组织教师学习了解最新教育思想,把准教育脉搏,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与时俱进,教育思想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来。(二)重视校际交流,借鉴他山之石。每学期,我校外派老师赴周边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交流,借鉴兄弟名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我们先后去同煤一中、大同六中、铁一中等学校学习。外出参观学习每学期不少于30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