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检试题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

ID:42146413

大小:156.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9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_第1页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_第2页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_第3页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_第4页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检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山一中高三语文第二次检测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肅、质朴无华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石上书”,不是书本,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威仪、凭证的象征和表达。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鍵期,在如此珍责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所以,现存最早的文字

2、刻石《石鼓文》,具有弦烈的金属铭文的痕迹。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摩崖书写要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好的摩崖,像是大自然中的画題或是铃印一一自然因为有了人的痕

3、迹而更具有意义,人也因为与自然的互动而确立自己的价值。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遍及中囲大地的各个角落。按照中国人“石即山”的观点,碑是被移动到建筑周围或者特别场合的摩崖。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弦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則确立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展示合法的、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一方面,历史学家非常重视碑为重构过往时代提供了文字依据;另一方面,在碑上体现的书法成就,几乎占据书法史上的半壁汉山。印章最早也来自金属制品。汉唐前后印章主要停留在实用层面,缺少文人精

4、英的介入。到明清时期,石头与书法的结合有了大跨度改变,尤其是对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拓展了在石头上的书写。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明清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虽然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味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不能不提及的是,“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杨长避短,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02月21日12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石

5、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等特性,这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有着本质区别。B.因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所以金文和甲骨文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C.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为个人立碑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政府立碑,则是确立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A.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降低了石头上刻字的难度,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使书法的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文章以“石上书”论证石头和书法的结合是威仪、凭证的象征和表达。B.文章借用先秦金文、甲骨文论证石头上的书法具有继承性和抗衡性。C.文章以摩崖石刻来论证中国所有的石刻中都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D.文章中个人立碑、政府立碑能论证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与金属的出现同期,从现存最早石刻“石鼓文”的金属铭文的痕迹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文字使用的重视。B.摩崖的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大都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C.印章在汉唐前后主要停留在实

7、用层面,缺少文人精英的介入,到了明清时期,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D.与古代“石上书”相比,现代墓碑上的书法价值可能远不及,但当亲人面对这块有着文字的石头时,由仪式感而造成的肃穆应该不会减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夜晚的麦田独行刘庆邦①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②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奋归于沉靜状态•走田上空偶尔响起布谷鸟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速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瘡症,说梦话。它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