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初稿)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初稿)

ID:42159449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9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初稿)_第1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初稿)_第2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初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学设计第3课时(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总第课时课时第三课时主备教师马自文参备教师赵泰年授课教师课题欧姆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过程与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和数据的分析进行探究过程教学方法教师引导f讨论归纳一联系实际f激发兴趣教具准备电路示教板、电池组、定值电阻(带灯座)、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修订与完善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

2、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我们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新课教学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教师:欧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单位?(学生答).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呢?我们以导体电阻R—定的情况来说明,若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1变为U2时,流过导体电流出11变为12

3、,则由(3)式可以写出下面两式,(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板书)将两式相除,即得到⑴式.板书:R—定时,11二U1/R教学过程I2=U2/R如果导休两端的电压一定,它的电阻由R1变为R2时,电流由11变为12.请同学们由⑶式导出⑵式.(学生推导,教师巡视后,请一个学生说出他的推导过程,教师板书)板书:U—定时,11二U/R1I2=U/R2教师:人家看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都简洁优美地概括了上节在一定条件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且从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

4、导体中的电流.所以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现在人家用了儿十分钟就学习到的这个电学的基木规律,是徳国物理学家花了10年的时间,口己制造了测电流的仪器和寻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经过氏期细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欧姆定律的应用(1河以计算的问题:(U、R、I三个量中,知道两个可求其余一个)(2)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格式:(画出电路图或写出已知条件、求解物理量->写出根据公式一>代入数据->计算结果)⑶物理量的单位的运用:(

5、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式子计算)3.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扌舌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人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的复习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小结板书R—定时,11/I2=U1/U2(l)U—定时,11/I2=R2/R1(2)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作业(1)T厂屮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

6、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2)—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屮的电流多大?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