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忆儿时》教学设计

(2016年秋季版)《忆儿时》教学设计

ID:42195390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09

(2016年秋季版)《忆儿时》教学设计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忆儿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忆儿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忆儿时》教学设计一、目标要求:1学习作者展现纯朴无邪的童真和童趣,以及刻画本色天成的人物的能力。2理解作者既有沉湎与神往,又有悲悯与忏悔的情感,多种情感丰富了文章内涵。二、教法学法:1这篇散文是丰子恺写的,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是一篇很质朴,很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了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2读丰子恺的散文,常常会想到他的漫画。对儿童纯洁真诚的由衷赞美与渴望。三、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

2、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后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四、生字注音:蚀(shì)本点缀(zhuì)姊(zǐ)妹桑葚(shèn)轧(zhá)脱囡囡(nān)寂寥(liáo)杀虐(nǜe)赦(shè)免忏(chàn)悔晚酌(zhuò)盛(chéng)饭抉剔(tī)蟹螯(áo)茹(rú)素相偕(xié)叮嘱(zhǔ)渔樵(qiáo)煽(shān)惑

3、五、解释生词: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忏悔:佛教仪式。原为对人坦白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仪式。煽惑:煽动蛊惑。蚀本:亏本。茹素:吃素。六、归纳大意:第1段:作者总写自己回忆儿时有三件事情是不能忘却的,从而领起全文。第2段:主要写“蚕落地铺”之乐。第3段:写因采茧、做丝而享受到口食之乐。第4段:写七娘娘告诉作者不可走近丝车以及蚕蛹可以炒着吃这两件事情,作者并没有吃过蚕蛹,但喜欢那时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新鲜有趣。第5段:

4、简写丝做好后一切恢复如前,作者虽然感到“兴尽的寂寥”,但对于这种变换依然觉得新奇而有趣。第6段:写作者回忆养蚕之事依然神往,祖母等人的形象也遥远亲切,这虽是甜美的回忆,可作者因为养蚕做丝包含着“生灵的杀虐”而“觉得不好”。第7段:简写祖母、父亲与诸姊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幸福的儿时也随之过去,家中不复养蚕,所以作者对于养蚕的回忆既神往又忏悔。第8段:总起了一句,提出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中秋赏月吃蟹之乐。第9段:详写父亲吃蟹的风雅和全家人吃蟹的趣味。第10段:写中秋节月光下全家人吃蟹谈笑的情形,圆满中流露出一丝落寞。第11段:

5、回忆细细吃蟹的好滋味和永远不会再品尝这好滋味的失落。第12段:作者再次抒写对儿时往事的神往与对生灵杀虐的忏悔。第13段:总起一句,提出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伙伴的交游尤其是钓鱼。第14段:写作者与隔壁伙伴的情谊与两家的交情。第15-17段:写隔壁伙伴教自己钓鱼的经历,也写出了作者独自钓鱼的乐趣。第18段:以文学上的风雅之词道出钓鱼的趣味,同时也指出钓鱼亦是一种生灵的杀虐。第19段:总括全文,写养蚕、吃蟹、钓鱼三件事既让自己怀念又让自己忏悔,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七、情感基调:一方面表达了对儿时趣事的神往和怀念,另一方面又

6、表达了对儿时趣事的遗憾和忏悔。丰子恺既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又是一个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人,前者使他对儿时往事能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文章中能体现出童真和童趣,而后者使他保持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文章中多次抒写了自己对杀生取乐、生灵杀虐的遗憾和忏悔。八、布置作业:1、回忆自己儿时的趣事,在班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