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

ID:42206126

大小:257.4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0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_第1页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_第2页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_第3页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_第4页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资料》传染病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在概念、范畴上有何不同?答: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导致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两大类,即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习惯上将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传染病,而由寄生虫引起者称为寄生虫病。实际上,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的范畴。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四)有免疫性传染病的

2、流行过程有哪几个主要环节?答:一)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病人、病原微生物携带者、受染动物等均可作为传染源,其在流行屮的各自重要性则因不同传染病而异。(1)病人:病人在多数情况下是重要的传染源,但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期有明显差别,病毒性肝炎、水痘等在潜伏期的后期即具传染性,而大部分传染病则以临床症状期为主要传染期,病愈后病原微生物也随着消失。(2)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可分为病后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考,后者可能也夹杂一部分隐性感染病例。有些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是主要或重要的传染

3、源,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口喉等。隐性感染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孽生繁殖,并通过一定途径将病原体排出体外。(3)受染动物:动物中以啮齿类最为重要,其次为家畜和家禽。二)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经不同方式到达易感者的所经道路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一般可分为:(1)空气传播:主要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猩红热、肺结核等;(2)经水传播:主要有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3)饮食传播:有多种肠道传染病、多种肠道寄生

4、虫病和个别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白喉等;(4)接触传播:可分为直接接触(狂犬病、性病等)和间接接触(通过污染的手或口常用品等)两类;(5)虫媒传播:经节肢动物如蚊、蝇、虱、蚤、蝉、恙嘱、白龄等媒介的传染病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黄热病,立克次体病、登革热、回归热、黑热病、莱姆病等(6)土壤传播:土壤屮病原体的幼虫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等幼虫)或芽胞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的芽胞)可钻入皮肤或沾污皮肤伤口而引起感染。(三)易感者:年龄、性别和职业与易感性有相当的关系。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由于缺乏特异性免疫,青壮年男子由

5、于职业、工作关系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机会较多,因而易获感染。免疫缺陷考年幼、老年、慢性疾病,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代谢药物等)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易感。至于人群的易感性,则取决于该人群屮每一个体的免疫水平。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答: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并非都出现临床症状。例如在已获得对入侵病原体有特异性免疫的人体中,病原体在入侵部位或在体内被消灭,也可被排出体外。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称为病原携带状态如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

6、带虫状态)o当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称为亚临床感染亦称隐性感染)。通过免疫学的检测,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只有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在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屮,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组织的变化,在临床上出现某一种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时称为显性感染。虽然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然而在某些传染病特别是经典的传染病中,其临床表现有共同的特点,可归纳为:一)病程经过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性一般分为4期:(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的一段时间称潜伏期。潜

7、伏期长短不一,视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状态而定。有些传染病的潜伏期不易确定,但也有很多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或波动于一定范I韦I内,因而有助于诊断、检疫和预防。(2)前驱期:一般为广2天,症状有头痛、低热、乏力等,大多较轻而无特异性。但某些感染可无明显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大多数传染病在此期出现特有症状、病情由轻转重,逐渐或迅速到达高峰,继而随人体免疫力的产生,症状迅速或逐渐消退,但死亡往往也多发生在本期。(4)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大多消失,直至完全消失。体力、食欲逐步恢复,病原体大多从

8、体内肃清,少数病人成为病原携带者。二)发热:发热是传染病的突出症状,是其共同的表现。发热持续的时间随疾病的性质有长期、短期Z别。一般由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某些细菌所引起的急性疾病,其发热吋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但有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如结核病、布鲁菌病、急性血吸虫病等,发热时间一般都较长。依其每日体温波动的不同变化可区分为多种热型,如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双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