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

ID:42208005

大小:185.2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0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徳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屮国()B.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C.“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查孝悌的来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悌体现的是血缘

2、宗法关系,所以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口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孝悌无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孝悌源于而非“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孝悌和性本善”的伦理观念无关,是由血缘宗法关系影响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孝悌的来源2.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

3、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度的瓦解以及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起,所以“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法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儒家无法解决分封制的瓦解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解决“周文疲弊”是法家而非墨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解决“周文疲聲”是法家而非道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屮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1.先秦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A.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B.兼相爱、交相利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守株待兔”指的是修古、法常可,所以他的观点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兼相爱、交相利“守株待兔”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守株待兔”强调的是不知改变,而和天下归仁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5、故本题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2.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董仲舒神化君权B.孟子倡导以德治国C.黄宗羲强调民本D.都未超越“君主”范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等人的主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而而非倡导以德治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体现的是神化君

6、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下为主,君为客”是典型的民本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三位思想家都强调了“君主”,在本质上都未超越“君主”范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等人的主张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压抑人的个性发展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0.促进文化教育普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

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仗义死节之士”意在突出程朱理学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而本题考查的却是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而本题考查的却是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价值信仰的重建而非文化教育普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影响6.“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

8、求。”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是A.慎思明辨B.致良知C.格物致知D.穷理格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陆王心学,心学认为发明本心、致良知即可以加强道德修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心学认为致良知才是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而非慎思明辨,选项A不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