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

ID:42217056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10册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共3课时)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五小学王展基【教材简析】本篇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

2、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学情简析】本课语言优美,但通俗易懂,对场面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团结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四年级学生想象丰富,易于接

3、受。【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自由化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老舍先生;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地域辽阔、景色魅力,感受到民族团结友好,产生

4、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体会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理解并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回忆草原的有关课文或阅读记忆;预习;做好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重、难点】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3分钟)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

5、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着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5分钟)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

6、.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6分钟)四.检查自学情况。(6分钟)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7、(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8分钟)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

8、。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8分钟)(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