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

ID:42258943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0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_第1页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_第2页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_第3页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_第4页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档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文化内涵、文脉追溯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日上午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口径132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鼎上饰以植物纹和卷云纹。以鼎足为界,所有文字被刻在鼎身上的三个部分:左后方和右后方的两面,篆刻国家公祭日的记事文,共两百多字,用小楷书写;而正面篆刻最重要的铭文,一百六十字,用

2、魏碑书写。全文如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附译文,为蓝字部分)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气魄恢弘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仁风远播,大化周行。仁爱风仪传远方,威德教化如大道。洎及近代,积弱积贫。延及近代苦难始,积贫积弱陷沼泽。九原板荡,百载陆沉。天下九州具动荡,光阴百年土沦丧。侵华日寇,毁吾南京。日寇侵华滔天罪,毁我南京金陵城。劫掠黎庶,屠戮苍生。普通黎民遭洗劫,无辜百姓被屠杀。卅万亡灵,饮恨江城。三十万死者含冤,四十天江城抱恨。日月惨淡,寰宇震惊。日月悲光华惨淡,全世界为之震惊。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兽行暴虐,旷世未闻。侵略者

3、残暴如兽,诸罪行闻所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同胞们何罪之有,只在于国家多难。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军与民奋起抵抗,拿起枪战鼓擂响。金戈鼍(tuó)鼓:意指金色的戈和鼍皮的鼓。鼍:扬子鳄。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兄弟们同心协力,共御敌义无反顾。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甘洒热血献生命,浩然正气冲云霄。尽扫狼烟,重振乾坤。八年硝烟终清扫,天地改变换新颜。乙酉既捷,家国维新。一九四五胜利后,建立共和更制度。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清晰且真切,警醒后人以为戒。昭昭,指事之真切、清晰;惕惕(读tì),指惊恐不安心绪不宁的情状。出自《素问·诊要经终论

4、》。引申为警惕、戒惧。“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意。国行公祭,法立典章。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立法表意志。铸兹宝鼎,祀我国殇。铸就这一楚宝鼎,祭奠死难雪国耻。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永不忘记此誓言,全球和平是祈愿。永矢弗谖(xuān):语出《诗经·卫风·考盘》,意指永不忘记。矢:发誓。谖:忘记。这一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不忘记不是为了记仇、复仇,而是警示世人,警惕军国主义分子,期盼和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

5、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慰英灵。  国家公祭鼎的形制和文化寓意  1、“国家公祭鼎”器型。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鼎”字说:“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可见“三足鼎”的器型具有代表性。“国家公祭鼎”采用“三足两耳”的器型,以在安徽寿县出土的东周时期用来祭祀的礼器、最大的圆鼎“楚大鼎”(又称“铸客大鼎”)为原型,按等比例放大铸造,既保存了古代青铜器的古朴之美,放大了的器型更加宏伟壮观,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有纪

6、念碑、和平大钟、灾难墙等其他纪念物相协调,还与现在常见的祝贺、庆典用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器型有所区别。  2、“国家公祭鼎”规格和寓意。“国家公祭鼎”高1650mm,鼎上外口径1266mm,内口径1156mm,鼎耳高498mm,鼎足高915mm,底座为高450mm,长宽各2000mm的黑金沙石,铭刻有“国家公祭鼎”五个篆体鎏金大字。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3、“国家公祭鼎”纹饰和寓意。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鼎深古铜色,以显庄

7、重与肃穆。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所在地南京市常见绿色植物的枝叶为图案元素,象征着绿色和平、生命重生。铜质底座部分铸有南京标志建筑城墙图案,象征首次国家公祭在古城南京举办。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国家公祭鼎的铭文和记事内容  “国家公祭鼎”正面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铭文由中宣部、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古文研究专家撰写,经中央办公厅修改,报中央领导审定。铭文描述了

8、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之情,对遇难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表达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考虑到祭器是古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