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

ID:42312174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2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_第1页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_第2页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_第3页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六)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________。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6.“狼孩”的故事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

2、出发点和归宿。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________。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0.我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全面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育现代化2.人口教育3.培养目标4.师生互动5.行动研究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4.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3、。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因而极端憎恨教师。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阅读案例,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并谈谈教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参考答案:一、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

4、5外部因素;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二、1.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2.是指人口科学知识、人口政策以及生育观念方面的教育。3.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相比,培养目标是某类学校或某个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阶段性、

5、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目标内容上,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相通的地方,且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从关系上说,教育目的居于最上一层,因而具有概括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培养目标则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4.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性质、形式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并不单单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或方式,它通过“思”与“行”的结合实现对传统的以教学为核心、以操作为主征的教育工作内容、过程和方式的彻底改造,构成了教师崭新的专业工作方式,并由此而构建成为一种专业实践方式。三、1.答:从教育对象范围的变化上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所有儿童都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古代社会

6、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教育对象主要是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子弟;现代社会,教育对象范围逐渐覆盖全体儿童和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象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变化趋势;从教育内容上看,原始社会教育内容极为简单、贫乏,主要生产劳动技术以及礼仪、宗教、音乐舞蹈等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内容更为丰富,但中心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脱离生产劳动,轻视自然学科知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内容的极大丰富,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的变化呈现出不断丰富的趋势。2.答: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

7、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3.答:教育制度分解和还原成构成这一系统结构的若干基本要素:(1)教育制度的目标系统。通过国家和政府的各种政策和法规,或是以占社会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有关理论和学说,对教育的目标进行规定。教育制度的目标系统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2)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即根据目标系统所制定的对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及其它各种教育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