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ID:42321988

大小:30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_第1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_第2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_第3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_第4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1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2、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成因及危害。3、结合地图,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4、理解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简述它们的分布规律。【自主预习】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及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2、干旱与旱灾的有什么区别?3、我国寒潮的定义及怎样判断寒潮的强弱?合作探究:台风的主要源地和主要影响地区。二、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1、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及多发区?2、

2、比较两种风暴潮有哪些不同?(如出现季节、影响地区等)合作探究:分析理解教材P14思考题。【课堂检测】2008年5月,中国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预报天气。1、7月某日,气象卫星拍射到北太平洋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旋涡状云团,关于该云团及其所反映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A.该天气系统可能是热带反气旋B.从气压角度看,该系统可能是一个低气压C.该系统中心气流下沉辐散,给当地带来大量降水D.该系统强烈发展就会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2、气象卫星跟踪发现,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影响到浙江宁波,使宁波先吹东

3、北风,后风力加强,并有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弱,说明该系统在(  )A.向东南移动B.向西北移动C.向西南移动D.向东北移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3~4题。3、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①台风 ②寒潮 ③沙尘暴 ④干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为盆地 ②受盛行风影响小 ③距离海洋较远④纬度较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下图,回答5~6题。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

4、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7、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B.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C.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D.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8、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图甲所示:A、B、C三地观测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图丙(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

5、A、B、C三地中________地过境的。(3)B地在1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________。(4)在当天12时,A地的风向为________风,C地的风向为________风。(5)试分析该天气系统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利与弊。1—7BDBCABD8、(1)台风(热带气旋) (2)B(3)处于台风中心(台风眼) (4)偏北 偏南(5)利: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伏旱,缓解高温酷暑;弊:带来暴雨和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第2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2.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危害及关联性。3.了解生物灾害的类型和危

6、害。4.掌握世界最大的自然灾害带以及主要灾害类型。【自主预习】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写出地震的概念以及影响烈度的因素。2、世界主要有哪些地震带?3、简要阐述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以及二者的区别。合作探究:完成课本P13思考题。二、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包括哪些类型,危害是什么?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1、世界主要有哪些自然灾害带?2、两大自然灾害带主要分布有哪些灾害类型?合作探究:完成课本P17思考题。【课堂检测】1.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国内外地

7、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D.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来源:学*科*网]解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会造成交通通信等工程的损害,并且集中于西南地区,地震一次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震中距,不同的地表建筑,不同的抗震能力的影响下其烈度不同;其中的滑坡、泥石流的形成还和集中的降水、较大的地势落差有关,多分布于降水集中、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区。答案: .C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

8、图”,回答下题。2.关于该地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