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

ID:4237648

大小:974.51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1-30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_第1页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_第2页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_第3页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_第4页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访谈》--------—《老转学的女孩》青少年问题行为解析第五讲焦虑和抑郁案例1—高考前突然不会说话了19岁女生方方是郑州市西区某中学的高三学生。2006年6月3日晚,郑州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热线中心接到了方方母亲的求助电话:“女儿就要高考了,可几小时前突然不会说话了。”方方的父母十几年来都没有稳定的工作,贫困的家庭却要负担三个女儿的学费。方方勤奋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高考前,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在她看来,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能有份好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可如果考试失利,父母失望不说,就连转变

2、家庭命运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在这样的“自我加压”下,她的几次模拟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屡次考试受挫使得她的思想压力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失眠等高考综合征逐一暴露,以至于出现最严重的失语症状。分析:学习成绩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前途,激烈的竞争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据调查,77.6%的青少年受到了“学习压力太大”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心理困扰。对策引导孩子多做户外运动自尊心和进取心都很强的青少年会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如果心理压力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则容易因为学习压力而走入心理困境。在这个过程中

3、,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显得很重要。在高考和中考前,有些班级会设立倒计时牌。距离高(中)考还有××天,这样的字眼,对于一些心理脆弱、调节能力差的考生会是强烈的刺激。顾及内心敏感的学生,老师的语言也应当多加考虑。对于学习压力过大却无从排遣的学生而言,家是避风港。这个时期,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敏感,过分的鼓励话语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加大心理压力。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并采用一些合适的减压方式引导孩子正视考试,消除学习压力。例如,可以多做户外运动、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情况等案例2—进入高中后频繁逃学16岁的男生小陈是郑州市某高中学生。厌学是他的主

4、要心理问题,而这种心理的产生有着家庭原因。小陈的父亲脾气暴躁,小陈小时候经常因做错一些小事而遭受父亲的打骂。小学和初中阶段,他偶尔会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拒绝上学,遍体鳞伤也成为最好的旷课借口。在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面前,有时小陈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进入高中后,他的抵触情绪日益加深,开始频繁逃学。“我的话和想法,身边没人听,我根本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小陈说出内心的想法。和父亲极少沟通,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产生了抵触情绪,对许多事情反感,不愿意融入学校生活,更不愿和家人交流。分析无法与家长沟通产生焦虑。家庭方面不少生活事件都让青少年感

5、到心理压力。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健全和睦的青少年普遍心理素质好,而生活在单亲、离异、夫妻不和的家庭中的青少年心理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除家庭经济困难外,“无法沟通带来的焦虑”高居榜首,44.9%的青少年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家庭压力。对策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讲话。面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家长正确的引导是最主要的解决方式,青少年处于心理过渡期,交际范围从家庭扩展到朋友圈,原本就减少了和家长交流的机会。而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还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对待成长中的孩子,则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加深。小陈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结是,在父亲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下,他把抵触情绪泛

6、化到学校老师和同学身上,认为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降低姿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培养共同话题。倾听也是重要的沟通方式,无论孩子对错,都要先耐心听他讲完。不少家长都会中途打断孩子的倾诉,后果则是给孩子的倾诉竖起一堵墙,减少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久而久之,沟通障碍会加重。案例3—17岁女生一度辍学半年17岁的女生李敏(化名)是郑州市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度辍学半年。而被人误会是她辍学的直接诱因。李敏的父亲残疾,母亲在她9岁时去世,姐姐大她两岁。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她无法进入高中学习。父亲对她

7、的前途很担忧,就把她送入技术学校学电脑。在那段住校生活中,有些同学因她家境贫寒而对她有偏见。面对大大小小的误解,她只能按照父亲的教育方式忍气吞声不做过多辩解。一次,一室友的洗脸盆丢了。平时很少和室友说话的她,成了被怀疑的对象。在学校配发的统一塑料盆上,大多数同学都做了记号,唯独李敏的没有记号。“她们还冤枉我,说是我把记号给抹掉了”。这次误会彻底挫败了她与人交往的信心,她决定辍学。分析无法忍受被同学误解。逐渐成熟的青少年开始面向社会。视野的开阔,求知欲的旺盛,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出现了强烈的交往动机。被人误会,51%的被调查青少年

8、无法忍受这样的社交受挫。对策老师和家长要帮孩子学会交往。青少年比较注重横向的人际交往,其交往对象多为年龄相仿、生理与心理特征相似、价值观和文化程度以及社会经历等相近的人。青少年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