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

ID:42404193

大小: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4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_第1页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_第2页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_第3页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_第4页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遗产管理》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课程名称:文化遗产管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制订时间:2015年3月工商管理学院制《文化遗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文化遗产管理开课对象:13级旅游管理班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时:36学分:2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文化遗产有关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历史背景,了解一些重要的遗产地,增进学生对文化遗产现象进行学理分析的能力。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理论介绍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加以理论分析和把握。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增强学生以后

2、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时的遗产保护意识,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和高度开展旅游管理工作。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导论(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产的定义与分类,理解人类遗产观的形成,了解遗产的定位。2、教学内容(1)人类遗产观的形成。(2)遗产的内涵演变和分类体系。(3)遗产的定位。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遗产内涵的演变;遗产的分类体系(2)难点:遗产的定位。4、本章思考题(1)遗产与文化、历史范畴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又在表现形式等方面有着区别和差异,为什说明确了遗产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也就明确了遗产的定位问题?(2)对遗产认知的转变意味着人类遗产

3、观怎样的转变过程?(3)遗产的含义?(4)根据属性如何分类遗产?(5)根据特征如何分类遗产?(6)根据形态如何分类遗产?【第二章】遗产旅游(共8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产旅游的定义、遗产旅游迅速发展的促成因素,理解遗产旅游与其它旅游形式的联系与区别、遗产需求增长的原因,了解遗产旅游与地域环境的关系、遗产为什么被认为是增长最快的一种旅游产品。2、教学内容(1)遗产旅游的界定(2学时)。(2)遗产旅游的规模(2学时)。(3)遗产旅游研究概况与框架体系(4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遗产旅游的定义;遗产旅游迅速发展的促成因素。(2)难点:遗产旅游与其它旅

4、游形式的联系与区别遗产旅游与地域环境的关系。4、本章思考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就遗产而言,我们正在创建星星的“大旅行”。你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这一观点?(2)都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遗产旅游是一种最古老的旅游形式?(3)有哪些因素可以表明人们对于遗产旅游的兴趣日益增加?(4)遗产旅游者是否具有某些与众不同的特征?(5)就遗产旅游而言,潜在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是最重要的需求类型。【第三章】遗产申报(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世界遗产申报的动力机制与利益权衡、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理解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对策。2、教学内容(1)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2学时)。(2)

5、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旅游价值开发模式(2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世界遗产概念;世界遗产的申报机制;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2)难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4、本章思考题(1)通过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案例,讨论申遗的利益权衡。(2)申遗使地方政府以遗产保护名义获得新的经济发展机会,是否会因为维持这种新经济发展机会而保护好遗产呢?如果维持不好,这种后果又将是什么呢?(3)中国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发展历程?(4)遗产申报的动本质是什么?(5)试述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申遗利益的权衡?【第四章】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8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产旅游发展的地

6、格理论、原真性理论、完整性理论;理解地格的变革、真实性的受损、完整性的体现。2、教学内容(1)遗产旅游发展的地格理论(4学时)。(2)原真性(2学时)。(3)完整性(2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遗产旅游发展的地格理论;地脉的保护原则;文脉的保护原则;完整性原则与申遗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中原真性概念演变;完整性的体现。(2)难点:完整性原则与申遗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中原真性概念演变;遗产原真性概念理解的逻辑框架;原真性两种演变路径的比较。4、本章思考题(1)通过对乌镇、周庄安利的分析,讨论在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中如何构建原真性?(2)如何在申遗创新中体现完整性原则?(3)阐述遗产

7、旅游发展的地格理论。(4)阐述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原则(5)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中原真性概念演变。(6)完整性原则与申遗创新(7)试述原真性两种演变路径的比较。【第五章】遗产保护(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保护遗产的原因、遗产保护的方式、遗产保护的原则;理解遗产保护的过程、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了解遗产旅游的影响。2、教学内容(1)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1学时)。(2)遗产保护的类型与方式(1学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