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

ID:42408098

大小:4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4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_第1页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_第2页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_第3页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_第4页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本设置二战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探究  李 倩  提要:本文以美国《温莱特回忆录》和日本战犯供述等亲历性资料为主要线索,结合其他档案文献,将日本战争末期在我国东北推行的所谓“通化防卫体制”作战部署与日军唯一的辽源美英高级战俘营的设置衔接起来,探索其间理应存在的内在联系,以深化对日本侵略战争政策与行动的认识。关键词:辽源战略地位 通化防卫 盟军高级战俘 谋略 引 言包括日本战俘对策在内战俘问题,是战后史学界面临的战争历史研究上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日本对各国战俘的对待与处理情况的具体揭示,可以从一个

2、特别侧面看出日本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反动性质及其所犯下的反人类反人道罪行,从而给人以深刻历史教育。特别是本文所面对的辽源美英高级战俘营之历史问题更会启引我们对日本的战略政略,尤其末期状况,进行新的认识和推断。而使我们的研究获得主要线索的首推该战俘营中地位最高之温莱特将军《回忆录》和日本战犯的供述资料。 一、辽源及其背后地东边道战略地位-15-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美英战俘营秘密关押着34名高级将领和官员,其中含美英军中将5名、少将4名、殖民地总督5名。这一非同寻常的战俘营之所以最后落户

3、中国东北辽源,应该说首先有其关系。辽源原来受民国初年正式划定的所谓东边道行政区辖属,并系该区军事经济重镇,而东边道南起今辽宁东北部,北迄延边,西邻辽北,东与朝鲜隔江相望。“九·一八”事变后,阴谋炸死张作霖的主犯、事变制造者之一河本大作就曾被派往辽源,携满铁社员和特工人员,夺取辽源煤矿,并向率有一个旅兵力的于芷山策反逼降。而辽源煤矿,是除抚顺这一满铁系超级大矿外的满炭系主力煤矿,规模仅次于阜新煤矿,而设备技术则胜其一筹。从经济上东边道地区是令日本侵略者垂涎和眼红的,当然还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与物产。经过

4、关东军与满铁的所谓“军铁一体”进行的长达数年(到1935年)的资源调查之后,东边道便被认为是“东洋的萨尔”。因而在从1937年起推行的伪满产业五年计划中,东边道被确定为“重工业部门开发”中心。为此,伪满重要产业的“一业一社主义”统制模式被打破,于1938年9月19日特别设立“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进行所谓区域性东边道“开发”-15-。除煤矿外,通化大栗子沟和七道沟铁矿成为主要目标,五年计划规定,建立450吨高炉两座,年产生铁30万吨,后又加码到50万吨。计划后来之所以受挫、流产,固与资源未能彻查有

5、关,但归根结底是战时资材劳动力匮乏所致。不过,它最终还是与鞍山、本溪钢铁企业合并成为一个集团,扮演着提供钢铁资源的重要角色。同时与煤铁重工业相配套,东边道地区也是修筑铁路线的重点地区。这就是满铁承担的第5次契约线,集中于东边道地区。它是一条以鸭绿江口安东大东港为起点,连接凤城、宽甸、通化、濛江、抚松等地,直抵京图(长春至图们)线某一站的所谓东边道纵贯铁路。满铁《东边道铁路网实施计划书》曾指出:东边道“它不仅是东西部北满地区的前卫线和北朝鲜与黄海方面各海港的腹地,并且对于华北东部北满地区之间的联运来

6、说,东边道地区的中央部分是其必经之路,具有其重要性。”计划书还称,东边道的铁路交通“不仅与产业开发也与国内治安有着重大关系。”这就意味着,东边道既具有重要的地理上战略地位,又是敌我斗争尖锐与日伪统治严酷的地区。东边道曾先后成为唐聚五辽宁民众自卫军和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的主要抗日战场,也是中朝人民联手进行游击的重要地盘。东边道确是东北人民抗敌侵略的最前沿。而将东边道视为“治安之癌”的日本侵略者,则在那里展现了它独有的凶狂与残暴。诸如:关东宪兵队长岛特别工作班一次杀戮上百的抗日群众,伪军顾问小越信

7、雄少佐与日本浪人伊达顺之助等对着人头饮酒作乐等暴行,都是发生在东边道一带的惨剧。特别是,伪满中期所进行的东北三次重点“大讨伐”,有两次是针对东边道的,即1936年的“独立大讨伐”和1940年“野副大讨伐”-15-。前者致使抗日义勇军名将王凤阁及其妻儿惨遭杀害,后者则导致东北抗联重大损失,即杨靖宇的壮烈牺牲。与此类杀伐相对应,在东边道不仅较早设置军管区、伪省署,而且打造成一整套警宪特暴力体系,和围剿抗日游击队的毒辣战术。日伪自认为成功的伪通化的这一套人马与干法后来又全盘搬到所谓西南地区的热河,妄图截

8、阻八路军的冀热辽部队挺进伪满。然而,日本帝国主义江河日下,败局已定。就连昔日的“东洋萨尔”东边道都变成其妄图最后挣扎推行“通化防卫体制”的地盘。  二、“通化防卫体制”浮现美英高级战俘营曾5次迁徒,最后落户辽源,如前所述,与那里的地缘条件有关,正是因为日本侵略者看中了东边道的战略位置,决定在那里实行“通化防卫体制”,并把唯一的美英高级战俘营也安置在那里。应该指出,所谓“通化防卫体制”,不单单是东北或者中国战场上的作战计划,而且至少是与日本的最后所谓本土作战相呼应的战争设想。显然,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