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

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

ID:42415903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_第1页
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_第2页
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_第3页
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_第4页
资源描述:

《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僵化体制阻碍经济潜力释放'‘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来自于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最近一段时间,从宏观数字和企业层面的感觉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可能会越来越困难。为什么在2009年的强劲反弹后,经济这么快就失去了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目前的困难来自于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经济的下行主要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表面上,经济增长的骤然减速是由外因造成,但事实是,外需的萎缩只是诱发因素,而非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系统性的和体制性的,再宏观的经济政策都解决不了。也就是说,无论政府采取什么

2、措施来刺激需求,经济都不可能复苏,唯一的办法是只有重启改革,转变增长模式,才能改正日趋严重的结构性失衡。我们目前的尴尬现状是,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是强弩之末。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两大基础一一低成本扩张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两大基础很快都将不复存在。我们若再不转变增长模式,经济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下滑。我们都知道,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盈利,再进入新一轮的扩张;巨大的市场需求则是吸收和消化投资所形成产能的必要基础。但现在,成本的永久性上升使企业不能再靠低成本扩张。除了成本,市场的制约也使投资驱动

3、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供大于求、国内购买力落后于供给能力的种种迹象早就出现了。中国在2001年加入WT0后,在一定程度延长了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寿命,因为出口的增长暂时掩盖了过剩产能问题,我们靠海外市场维持了七、八年的高增长,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此后,外需退潮,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全然凸现。那么等到外需恢复,我们是否就能重回过去的增长老路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世界经济的衰退和欧债危机将是旷日持久的。欧债危机还在发酵,似乎在两三年内看不到摆脱债务泥潭的希望,而其引起的经济衰退同样也是结构性的。对于中国,这意味着起码在两三年内,我们不能指望欧洲的需求会带动经济增长。而且,即使西方

4、经济恢复了,外需也不可能达到2008年年前的强度。因为西方经济的复苏也将是结构性的,而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的恢复。但需要指出的是,外需的疲软仅仅是当前经济下行的诱因,根本原因是我们片面追求GDP的高增长,造成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体现在产能的形成和投放超出国内居民购买力的支持。内因是主要的,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暴露了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结构性的失衡本来可以通过结构性的改革加以纠正,但在过去10年间,改革滞后甚至停顿,使得结构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宏观层面上,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微观层面上,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困难。如何应对?不能像2009年那样,再来一个“4万亿”,因为

5、宏观经济政策对结构性问题束手无策。而货币政策充其量是鸦片,但如今”鸦片”也提不起神来,货币投放不能有效转化为实体经济中的贷款,制约贷款增长的不是资金的供应,而是对贷款的需求。近几个月的数据表明,贷款的增长主要来自按揭和短期贷款,而不是中长期贷款。原因在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而造成企业家不愿投资的因素不是缺少资金,是缺少投资机会。今天的中国经济需要动结构性的手术,否则,任何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扭转不了经济下滑的趋势。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告别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模式,同时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加快对内开放,创造新的投资机会,经济才能希望。而新的投资机会从哪来?我认为,垄断行业中有很多

6、机会,但外面的资金进不去。因而我建议开放垄断行业。不过,若真能如此,除了放松和解除管制,还要尊重和保护民间财产权。否则,信心就无法重建。此外,鼓励民间投资,国企势必要逐步退出,不然,民企进了垄断行业也生存不下去。总体来说,中国经济虽遭遇困难,但增长的潜力没有耗尽。当前真实的城镇化率不足40%(官方数字是50%),而低城镇化率意味着未来还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不过,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虽有,最大的问题仍在于我们僵化的体制,它束缚和阻碍着潜力的释放。如果及时推进改革,中国经济以比较高的速度再增长十年是可以预计的。这其中,重申对私有产权的尊重,重建民间资本的信心,不仅对于活跃民间投资至关

7、重要,也是转变增长模式的必要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