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

ID:42418143

大小:206.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4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_第1页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_第2页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_第3页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_第4页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版(2017年10月)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八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II卷(非选择题)一、综合题1.(2017•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模拟)富士康是台湾鸿海粹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企业。公司成立于1974年2月。专注于电子代工服务(EHS),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2005年超越新加坡的伟创力(Flextronic)成为世界上最大的EMS厂商。结合下述材料,回答(1)〜(3)题。材料一富士康主要选址城市与路径。宏上礙主整進址城路检年度为竣g投产“期软了为冷域亦;月份M低1戏(唯位沅)材料二2010年三大产业比重及人均

2、GDP。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二产业人均GDP(元)四川14.450.535.121182江苏6.154.139.852448山东9.456.434.241147全国10474333198(1)从劳动力与基础设施的角度对比2015年富士康在贵阳与昆山的不同。(2)简述富士康进入中国大陆后不断迁移新址的原因并评价其对新址城市的不利影响。1.(2017•浙江省各校联盟联考)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

3、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材料二图1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截止2015年),图2的甲、乙分别为近十年间江西省、江苏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图14却郦餐(1)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冇利区位因素。(2)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口优势条件。(1)与江苏省比较,江西省耕地减少的显著差异是,请分析原因。1.下图中的箭头示意江苏人口流动与产业转移方向,下表为苏北某市开发区企业招工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企业红杉树服饰华盛毛纺工种操作工操作工名额200人300人条件熟

4、练工女、初中以上学历待遇(月薪)1200元约1000元企业佳鹏纸业宏利皮具工种操作工操作工名额20人25人条件40岁以下初中以上学历,己婚待遇(月薪)1200元1200元(1)江苏省内人口流动方向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O(2)江苏省产业转移的方向是。(3)根据苏北某市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分析,该开发区的工业部门以为主,从招聘职位看,劳动力素质要求较,劳动力数量要求较o(1)该市建设工业园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2017•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中南半岛等高线图”和“中缅油气管道分

5、布图”。(1)简述缅甸的地形地势特征。(2)从口然条件角度评估中缅汕气管道建设的难度。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十三五规划中,重庆将进一步发挥其西部“龙头”“窗口”的作用,两江新区占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有利位置,通过与渝新欧铁路联运,积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该区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屮心、金融中心和髙新技术产业基地。成渝高铁全长308千米,比505千米长的老成渝线缩短了近200千米,桥隧长度占线路全长的65.8%,最高时速350km/h,在成渝间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M•孩心域血o中心域N■煤貞■汝矿■ttro两江新区(1)

6、简述成渝高铁线路修建需克服的不利口然条件。(1)分析成渝高铁通车对成渝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2)简述重庆两江新区的区位优势。参考答案1.(1)贵阳的劳动力丰富(或廉价),昆山的劳动力缺乏(或较贵)。贵阳的基础设施差,昆山的基础设施好。(2)迁移原因:原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或小西部劳动力成本较低);扩大影响力,占领市场;新址城市的优惠政策。对新址城市不利影响:产业层次结构偏低,不利于持续发展;增加城市的基础设施负担。2.(1)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经济实力强。(答出其中3点赋满分6分)(2)东部城市带具有技术、资金和

7、人才优势(2分);中部城市带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2分)。东中部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2分)。(3)生态退耕比例大(2分)原因:江西省地处河流中上游,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多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生态问题和灾害);生态退耕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答出其中2点赋满分4分)3.(1)由苏北到苏南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由苏南到苏中、苏北(3)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多(4)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较低。4.(1)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西部均为山地和高原(或中央为南北走向的河谷平原)。(2)

8、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大,途经湿热地区、高山峻岭,地形起伏大;地处地震活跃带(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途经喀斯特地貌区;跨越多条国际河流。1.(1)地质地貌复杂,地形崎岖;多地质灾害等;河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