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

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

ID:42423040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_第1页
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_第2页
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_第3页
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_第4页
资源描述:

《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明代就有反季节栽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牡丹不止是大唐帝国最美的颜色,泱泱华夏,绵绵数千年,无花出其右。可以说牡丹早已是中国的国花。尤其是在唐宋时,人们都热捧牡丹,四月,人们争相赏牡丹。“旦暮走营营,尽日绕丛行”,"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可见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喜爱牡丹的风潮,在明朝时达到了顶点,人们开始像种菜一样种植牡丹出售。物以稀为贵,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加上人们选择余地的增大,牡丹的价格一落千丈。为了卖个高价,有人开始标新立异起来。先是在花的

2、颜色上动手脚。早在唐朝时,洛阳有个著名花师,名叫宋单父。《龙城录》载:“洛人宋单父字仲孺,善吟诗亦能种艺术。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两色,人不能知其术。上皇召至骊山,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赐金千馀两,内人皆呼为花师,亦幻世之绝艺也。”《墨庄漫录》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洛阳有一位姓欧的花工,用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人称“欧家碧”,极为珍贵,'‘每岁作为贡品”。据说也有人在牡丹刚发芽的时候,就用淡墨汁浇灌,于是牡丹开花就会变色,有了罕见的蔚蓝色的“黑牡丹”,世人争相高价购买。有了这样的创意后,发展到改变牡丹的花期。《五杂俎》载:“朝廷进御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土窖中

3、,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也就说人们在隆冬时节,开始在家中的地窖烧火保温,为牡丹模拟一个春暖环境,催牡丹在冬日里开花。虽然这种利用温室栽植的反季节牡丹的方法,使得牡丹成活率并不太高,但在进奉宫中时,却因满足了宫中人的猎奇心理,'‘一本至十数金”,价格很是昂贵。另有诗记载洛阳培育反季节牡丹绝技的诗曰:“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有了一便有二,懂得举一反三的人们在牡丹的反季节栽培成功后,开始把这样以奇制胜的方法也用到了种植蔬菜上。不久,黄芽菜、韭黄等反季节蔬菜也被栽培出来,不仅是皇宫,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为满足好奇之心和

4、口腹之欲,也一掷千金在家中建地窖栽植反季节蔬菜。渐渐地,不论果蔬还是花卉,人们都以反季节的为珍奇,“大内进御每以非时之物为珍,元旦有牡丹花,有新瓜其他花果,无时无之。”(《五杂俎•卷十一》)朱元璋最早推出户口本文/马佳人口普查意义重大,可以了解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人口的分布,为国家制订大政方针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简单地说,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摸家底”。这种'‘摸家底”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了。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朱元璋曾对全国人口进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还备附

5、注“事产”、“户别”等专项内容,记载这家人的身份和经济来源等信息,譬如注明其是“军户”、“民户”抑或“匠户”等等,这种“户帖”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户口本”。据悉,明太祖的这场“人口普查”比美国(1790年)和英国(1801年)的“国情普查"早400多年。英国学者卡尔津曾著文叹曰:“此为全世界最早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朱元璋的“人口普查”还不算最早的,其实早在公元前2200年的尧舜夏商时代,就进行过最原始的“人口普查”。据《史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说的是大禹曾为治水进行过人口调查,当时登记人口为1355万人。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也进

6、行过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汉书•地理志》说,当时全国共有居民12222062户,59594978人,数字精确到个位,所下的工夫可想而知了。先人们早就懂得统计人口的重要性,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说:“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他不仅推行''春曰书比、夏曰日程、秋曰大稽,与民数得亡”的常态人口统计,还注意调查人口素质,譬如每个农民能提供多少人的口粮,有专门技能的男人和女人有多少,鳏夫、寡妇、病人有多少,等等。秦国宰相商鞅,也下令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此乃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