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

ID:4242429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_第1页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_第2页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_第3页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_第4页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探淵2015-09-1509:10:00《北方論叢》胡維革張昭君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代儒宗”。他把晚清諡為“空疏虛鷲”的程朱理學與譽為“務實求樸”的經世Z學冇機地結合在一起,建構起了獨具特色的理學經世思想。爾後,他以這一思想為原發點,乂衍生出一系列子思想,諸如扶人心、正民氣、講究德治的思想,整官風、除積弊、崇尚人治的思想,肅軍心、扶名教、註重思想文化之戰的思想,自強自立、學習西方、因時變革的思想,等等,從而構成了他理學經世思想的整個大廈。因此,我們要想深刻認識和止確解讀曾氏的整個思想,必須首先對其理學經世思想進行一番爬梳整理,探饋索隱。本文僅對

2、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的形成過程、內部結構及其獨步之處,做一點探淵性的思考。I理學與經世之鐵幕從思想學術角度講,有清一代是理學、實學、今文經學、古文經學此起彼伏、流動不居的時代。正是在這一特定的文化時代裏,曾國藩鑿通了理學與經世之學的鐵幕,將其二者冇機地結合在一起。對此,梁任公先生冇過一段精彩的閘述:扶道止心的程朱理學的產生有其進步性和合理性,但到明末清初,它已成為士林學子抨撃的對象。雖“自康雍以來,皇帝都捉倡宋學一程朱學派,但民間一江浙為中心,'反宋學'的氣勢日盛,標出漢學名目與之抵抗,到乾隆朝,漢學派殆占全勝”。然而,物極必反,木為“明道證經”的考據學到乾隆時期走上了

3、極端,饭盯瑣碎,脫離現實,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乾隆末年以後,學者'絕對不問政治'的局面已開始改變,今文派興起,想在乾嘉間考證學的基礎Z上建設順康間'經世致用'Z學”。不過,今文經的“微言大義”並沒有脫出乾嘉考據的窠臼,因而也沒給末世王朝帶來任何生機。結果,在“洪楊亂事前後,思想界引出三條新路,其一,宋學復興。乾嘉以來,漢學家門戶之見極深,'宋學'二字,幾為大雅所不道,而漢學家支離破碎,實漸已惹起人心厭倦,羅羅山(澤南)曾滌生(國藩)在道鹹Z交,獨以宋學相砥礪,其後卒以書生犯大難成功名。……自此以後,學人輕蔑宋學的觀念一變。換個方而說,對於漢學的評價逐漸低落,'反漢學

4、'的思想,常在醞釀中”(《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21-26頁)。具體說來,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的形成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第一時期,入京以前,曾國藩究心“先儒語錄”,功於“翰林詞賦”,在湖湘學風的薰陶卜•萌發了理學經世的宏誌這一時期,曾國藩除讀帖括應試Z文外,先秦儒學也是他的必讀課文。他5歲入學,9歲讀完五經,15歲讀《周禮》、《儀禮》兼及《史記》、《文選》,孔孟之學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主要影嚮者有二:一是入世經世的價值觀。儒家對君國天下的責任感和進取冇為的人生態度極人地刺激了曾國藩,他宣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Z學,……國藩不肖,亦謬

5、欲從事於此”(《答劉孟蓉》,《曾文正公全集•書劄》卷一)。他不僅把遠古先王與周公、孔子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而且把周、孔的事業作為自己終身致力的目標。他說:“周公之林藝,孔子之多能,吾不如彼,非吾疚也。若其踐形盡性,彼之所稟,吾亦稟焉。一息尚存,不敢不勉”(《答馮樹堂》,《曾文正公全集•書劄》卷一)。“仆Z所誌,其大者蓋欲行仁義於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答劉孟蓉》,《曾文正公全集•書劄》卷一)。二是仁禮並重的修齊說。他認為:“昔仲尼好語求仁,而雅言執禮;孟子亦仁、禮並稱。蓋聖王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爭,內之莫大於仁,外之莫大於禮”(《王船山遺書序》,《曾國藩全集•詩文》

6、)。他後來的思想就是緣著這兩個方而發展的:一方而由講求身心修養的“內聖”Z學發展到理學,一方而由輔物濟時的“外王”之學發展到經世之學。儒家的經世精義和仁禮主張最早埋下了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的胚胎,而湖湘學風則哺育了這一胚胎的發展成長。曾國藩出生的湖南,在清朝經濟文化相對閉塞落後,因此程朱理學口宋以來一直在此地獨領風騷,即使在考據Z風盛行全國Z時,亦占絕對優勢地位。冇人描述當時的情形說:乾嘉以來漢學風行海內,“而湖湘尤依先正傳述,以義理、經濟為精宏,見有言字體音義者,恒戒以逐末遺本。傳教牛徒,輒屏去漢唐儒書,務以程朱為宗”(羅汝懷:《綠漪草堂文集》首卷,第5頁)。此外,還

7、冇魏源所輯《皇明經世文編》一書的影響,“三湘學人,誦習成風,士皆有用世Z誌”(黃濬:《花隨人聖盒摭憶》第200頁)。因此,以義理為宗,以經世為用,構成了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的濫觴。笫二時期,入京以後,曾國藩遍結名師,精研“義理”,切磋“經濟”,進一步明確了理學經世的取向曾阈藩自道光二十一年入京升居翰林後,眼界大開,耳口一新,早年萌生的理學經世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升華。他曾頗冇感慨地說:“仆早不自立,自庚子(道光二十年)以來稍事學問,涉獵而明本朝諸大儒Z書而不克辨其得失”(《致劉孟蓉》,《曾文正公全集•書劄》卷一);自從聞“桐城姚郎屮鼐之緒論”,始開閉塞,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