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

ID:42426427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_第1页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_第2页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_第3页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_第4页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萧松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国家权力机关的显著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用政治协商的办法推进国家重大问题的正确解决。无论是执政前或执政之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始终都是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政治协商的。政治协商的名称及其作为一种民主形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45年的重庆谈判或更早的吋候。重庆谈判签订了国共《双十协定》,促成了中国政治

2、协商会议的召开作为重庆谈判的前奏,国共两党于1944年进行了历时四个月的谈判(林伯渠、王世杰等为代表),首开党与党之间进行政治协商的先河。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FI战争进入反攻阶段。侵华日军垂死挣扎,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啲豫湘桂战役。由于蒋介石推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政策,对日寇进攻不作积极防范而导致一溃千里。与此同时,屮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壮人,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国共两党的力量消长和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同意派代表同共产党协商。后來虽因蒋介石缺乏诚意而嘎然终止,但由于双方谈判的中心第一次从国共接触

3、解决具体悬案转到协商全国政治制度问题,中共方面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一致拥护,直接推动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大后方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为重庆谈判作了势态上的铺垫。1945年8月14、20、23日,内外交困的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主席赴重庆和谈。中共中央旋派毛泽东、周恩來、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从9月4日开始,双方谈判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张群、邵力子、张治中、王世杰等,齐集蒋介石在重庆的官邸德安里101号对等商谈;9刀24LI起,又改在德安里103号宋美龄住地继续商讨。经过前后43天协商讨论,于10

4、月10日下午在张治中住处曾家岩桂园客厅签定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议纪要》(世称《双「协定》),从而推迟了全面内战的爆发,促成了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亦即“旧政协”的召开。从此,“政治协商”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在中国政党政治的关系史上,在屮国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难忘、历久弥新的印象。重庆谈判的实践表明,它是当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用政治协商的办法,同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追随者进行的一场合法的胜利斗争。虽然谈判中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决议及“停战协定"后来被非法撕毁,“旧政协',亦从此解体,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在谈判过程屮冲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藩篱,打开了对立双

5、方进行政治协商的犬门,进一步扩大了全国规模的统一战线,凝聚了抗战之后热切盼望和平建国的人心,激活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进步意识,为此后的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氛围,为“新政协,'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政治协商取得了头一凹合的重大胜利。“五一号召,,得到海内外爱国人士热烈响应,政治协商成果辉煌1948年4月30U,中共中央颁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休、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事宜。“五一号召"得到海内外各方热烈响应。一大批爱国人士及民主党派人士冒着战

6、火硝烟加入到新政治协商会议的行列。毛泽东主席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亲自主持了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式,提岀了筹备会的基本任务。会议决定在筹备会的常委会之下设立由党内外代表人士参加的六个丁作组,策划和推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新政协")的成立。在筹备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力协作,团结奋斗,用政治协商的民主形式成功地创建了人民政协这样的符合屮国国情和民族愿望的屮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是当代屮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伟人创造。人民政协从它诞生之日起,即以政治协商的形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各种基本制度,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

7、作用的《共同纲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由此可知,政治协商厥功至伟,成果辉煌,作用巨大。它作为体现屮国民主特色和现代政治特点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同人民政协与生俱来、与时俱进的。几十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各界精英的政治协商创立了人民政协;人民政协乂以政治协商传统的发扬光大不断开拓创新,用辉煌的业绩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盛景奇观。国家宪法明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亦意味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的本质属性和传统作风的长期存在,并按协商产生的政协章程不断地巩固和发展。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职能作用更

8、加凸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作用自然消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