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作之道》有感

读《写作之道》有感

ID:42439354

大小:19.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读《写作之道》有感_第1页
读《写作之道》有感_第2页
读《写作之道》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写作之道》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陶继新老师《写作之道》有感寨头堡闫芙蓉小学张丹陶继新老师从谈“玄”论“道”、离“经”叛“道”、以“术”思“道”、以“质”求“道”、“诗外”功夫五个方面谈了写作之道。陶老师的演讲一方面让我们认识到当今社会,尤其是部分教育工作者,疏离经典、心灵浮躁、阅历贫乏的写作现状,另一方面也从修身做人由技入道等方面介绍了写作之道。文中引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读来让人深深折服于陶老师的文笔,陶老师视写作为乐事,从中受到心灵慰藉,这种境界同样让人叹服。读了陶老师的文章,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教师的写作直接影响到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老师常常为学生不会写作文而苦恼,却没有

2、从自我找原因,身教胜于言传,只有教师善于写作才能在作文教学方面得其道,让学生得写作之“道”。陶老师所指离“经”叛“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老师写作与教学的弊病。心灵浮躁,教师与学生的写作太多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教师写教育论文是为了争夺名利,写教育随笔也是应付考核,学生写作文想的是怎样拿高分,这样的写作心态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经常为了眼前利益而造假。写出“漂亮”的文章来。我在教学中有时也会教授一些作文争高分的所谓“技巧S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我们在做的并不是真正的“写作”教育。阅历贫乏,没有生活就没有好作品,丰富的生活经历对写作是一种财富,而缺少阅历也成了学生写作的障碍,对学生来说,阅历就是他们生活

3、经验、社会实践。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最迫切要做的就是跟电子产品抢夺孩子,我们自己有时也成为手机的奴隶,业余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有时陪孩子时手机也不离手,少了很多陪孩子的共同体验与经历。听到过一些好的作文教学案例即通过组织活动“制造”出“经历”来。让学生有素材可写,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有了素材,还要有文化积淀,陶老师说“功夫在诗外”。一是止于至善。言为心声,有心之德,方有美之言。教育在本质上是要普及爱和善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并因此让未来的社会变得更好。二是心灵安顿,宁静致远。心灵宁静,人声纷乱的地方也能写作,心灵宁静,就不一定等到夜深人静才能写出文章来。我总不能保持一个安定的内心,受各种

4、事物的纷扰,无心写作读书。三是上“天”入“地”,既要诵读经典,又要丰富生命实践,还要懂得厚积薄发,扎稳根基。另外,陶老师认为生命的磨难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也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要感恩生活,把眼光移向自己的内心,体验生活的每一刻。写作也会成为一种言说,一种慰藉。人如其文,文也如其人,厚重而隽永。2017.12.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