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ID:4244457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5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1页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2页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3页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由以下五节组成: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古埃及雕塑的重要特征,指出它与宗教的密切联系。第二节,概述了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的主要成就及特点。以浮雕《受伤的狮子》为例说明亚述王朝在动物雕刻方面的出色表现。第三节,以古希腊雕刻名作《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和《拉奥孔》为例,阐明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特征。选入的其他作品R的在于体现古希腊雕塑形式的多样与内涵的丰富。第四节,围绕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摩西》、《哀悼基督》,论述文艺复兴雕刻的时代特征,使学生领会米开朗基罗艺术的巨

2、大魅力。第五节,首先概述了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雕塑的发展状况,然后具体分析了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的名作《阿波罗与达芙妮》,指出雕塑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学生通过比较,领会贝尼尼与米开朗基罗雕塑艺术的不同风格、特点。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外国雕塑的特点及重要作品有基本了解,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了解。2、提高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外国

3、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教学的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埃及图片狮身人面像,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现存最大、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已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高达20米,长57米,仅头部就有6米高。埃及狮身人而像的而部,是按照法老的真实形象雕刻的,而它的身体则被塑造成一只伏地而卧的狮子。古埃及人将狮子作为神祗供奉,它与法老形象结合而形成的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法老在人世间拥有至高

4、无上权力的象征。在造型上,它一方面表现出人面部形象的真实,另一方面乂突出其崇高与威严。这尊狮身人面像庞大的形体,更增强了雕像的视觉冲击力。(二)第二部分:概述了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受伤的狮子(公元前669—前626年间,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亚述在古代两河地区,亚述王朝雕刻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建筑装饰雕刻十分发达,建筑墙面上饰以表现战争、狩猎题材的系列浮雕,其中对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精彩。亚述雕刻家不仅准确地刻画动物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其强悍的生命张力,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勇猛、善战的亚述人的精神气质。这件浮雕

5、对受伤的狮子形象的艺术处理,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它已成为人类雕刻艺术史上表现动物形象最杰出的范例。(三)第三部分:古希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大理石,高328厘米,公元前2世纪左右,法国巴黎卢浮宫藏)希腊这件作品因1863年出土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小岛而得名。这件雕像是由百余断片经过4年的精心修复而成。虽然它缺头无臂,但仍被作为古希腊雕刻不可多得的珍品。据考证,这件胜利女神像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一次海战的胜利而创作的。此像原立于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胜利女神而向大海,站在船头(据出土的一只断

6、手推断,女神的一手向前伸展),张开双翅,给人以飞翔感。薄衣贴体,显示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女性人体美,衣纹处理富于节奏与韵律,增强了雕像的动感。此像既具有纪念性雕刻的庄严与雄伟,乂体现了古希腊雕刻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审美追求。拉奥孔(大理石,公元前1世纪末,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博物馆藏)希腊这组雕像1506年出土于意大利罗马城。据记载,它是由罗得岛的三位雕刻家哈桑德罗斯、波利多鲁斯和阿典诺多鲁斯创作的,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拉奥孔及其儿子被两条巨蟒缠绕咬噬的悲壮情景。群雕突出中心人物拉奥孔,他在群雕中所占比例最大,他的两个儿

7、子分置左右,形成近似金字塔形的稳定结构。作者巧妙地通过人物的不同动作、表情表现这个悲剧发生过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拉奥孔左侧的儿子刚刚被咬欲挣脱时的惊恐,已被重创仍在极力挣扎的拉奥孔的痛苦,以及其右侧被咬噬得奄奄一息的儿子的无奈,均得到了生动的刻画,给人精神的震撼。作者在创造悲剧气氛的同时,还着力表现男性人体的力与美,躯体的强健、肌肉的发达及紧张感均被准确地传达出来。这组雕像是占希腊后期雕刻的杰出代表。这时期的雕刻与此前主要表现年轻男女人体的和谐、优美的作品相比,形式上更富于变化,题材进一步拓展,在对悲剧性主题的表现方面

8、得到生动体现。(四)第四部分:文艺复兴垂死的奴隶(大理石,1513—1516年,高229厘米,法国巴黎卢浮宫藏)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这件作品《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为教皇朱理二世创作的纪念性雕像,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已充分显示了作者雕刻技艺的完美。奴隶的姿态及其形体的转折,传达出其全部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个被征服者在经受了巨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