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

ID:42451520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_第1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_第2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总结(08——09学年度上学期)杨明为了培养孩子们强壮的体格、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本学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的。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在教室述是在操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及情绪,就及时的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二、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1、注意培养学生止确的饮食、卫生、睡眠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从睡眠卫生

2、教育入手,根据他们自己的年龄,教育其睡前、睡后应注意的问题,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2、教育、培养学生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木一尺远,身离课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使学生知道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习惯,养成止确的坐、立、行、走姿势。3、让学生知道课间活动的好处。上好每节课,并教会学生常用的、简单的、易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4、让学牛懂得体育锻炼与防范措施的重要性,提高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意识;学会分析发生意外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学习简单的儿种自救和救护他人的方法及注意安全的事项。5、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宣传,让学生养成天天坚持做一两遍眼保健操的良好习惯,并做到手指清洁、动

3、作有节奏、穴位正确、力度适当。6、告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上体育课,必须注意的事项。7、让学生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入手,懂得为何有些人比同龄的孩子瘦小,而有些人又太过肥胖,除了遗传和疾病等原因外,要加强营养补充,更要进行体育锻炼。能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就能长得高长得壮,抗病能力也得到加强,还能培养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8、让学生知道在运动前后的安全、卫生常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9、教会学生在运动中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10、对进入青春期发育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明确运动后应该怎样合理摄取营养;明确运动锻炼后积极休息对健康的作用。11、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

4、健康,爱护自己的四肢、躯干,更要爱护自己的内脏、头脑,还要爱护自己的牙齿,要讲究卫生,积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清醒的头脑。12、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能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能促进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13、让学生知道,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克服自卑、恐惧心理,培养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为学业的成功奠定基础。14、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男女生的身体特征;知道青春期生理技能发生的变化;关注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常识。15、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构造和功能,懂得青春期少年是人体生长发育突飞猛进时期,如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有显

5、著地促进作用。因此要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全面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通过以上的教育过程,大多学生已经逐渐养成了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与生活卫生习惯,为培养其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作一个长期的准备。但是,此项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抓不懈的工程,因为初中学生的这种特殊年龄,注定了他们的多动性:一是身体行为的多动,二是既成习惯的易变动。他们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总体上是良好的,则有利于他们的正常生长与发展,若存在着不良因素,如在家没有父母及时的矫正其坐立站行等姿势习惯,他们就会放松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习惯的纠正。假如老师

6、的教育仅仅一次性的话,学生很难养成止确的科学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所以,健康教育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涉及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但需要一个长时间的保持才能养成良好习惯,至少初屮三年都要反复的讲,不停的讲、不断的教育。2009-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