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ID:42454784

大小:80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5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_第1页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_第2页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_第3页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_第4页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 历史-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必修)命题人:李强2015年1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2.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3.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

2、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               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有所为有所不为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4.据说,王阳明经过昼夜苦思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说明他“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格物致知D

3、.读万卷书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存天理,灭人欲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天下为主,君为客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7.某书云

4、: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8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8.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

5、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9.“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A.汉赋B.唐诗C.宋词D.戏曲10.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

6、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与此人相关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变者天下之公理D.孔教与共和,必废其一12.北大教授黄侃当面责难某人:“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未必出于真心?”某人不解其意,究其故。黄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

7、不该叫xx,应称‘往哪里去’才对。”某人十分尴尬。黄侃责难的是A.魏源B.李鸿章C.严复D.胡适13.下面是某同学学习近代历史某一专题后的总结,该历史主题的主题是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14.当代学者认为,中国人在文化意识上的不自信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文化的自卑导致了一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种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潮内容不断深化B.“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魏源等人的文化自卑意识C.严复等人维新思想已经体现了这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D.这种意识对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

8、方文化的态度也有影响15.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16.8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