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ID:42465469

大小:1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_第1页
《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_第2页
《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_第3页
资源描述:

《《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两天,整个朋友圈都被被这首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刷屏了,整个中国好像都被它感动了。其实,莫说这首20字的小诗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连袁枚这个人大多数人也是不知道的。这首小诗之所以能火起来,是因为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了它。小梁用最朴实无华的天籁之音,既唤醒了这首小诗,也唤醒了我们心中的那个自己。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们?难道是这区区20个字和山里可爱的孩子们吗?还是梁老师山区支教的精神?当然,他们都很打

2、动我们,但在我看来,这首诗最打动我们的,其实是中华文化中那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梁老师、小梁以及袁枚的《苔》,他们都在传递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之所以这么感动,就是因为我们自己,骨子里都有这种精神,我们都曾努力或在努力开放。而《苔》这首诗、梁老师传承给小梁及山里的小梁们,他们传递的也是这一中华精神!这首诗,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农村很穷,平时基本吃不上肉,一年下来还经常吃杂面馒头,馒头里能偷偷夹点白糖,就是上好的美味To只肴连年过节,家車才会割点肉。夏天和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可

3、以到河里抓点鱼、到树林子里抓知了、到m里捉母姻姻或逮青蛙,这些都是可以解馋改善生活的时节。遇到下雨天,阴凉处的腐木上会长点蘑菇或木耳,也是可以当肉吃的。那时候,家里都孩子多,父母在忙农时基本顾不到孩子,更不可能像现在孩子那样享受那么多关爱及丰富的物质生活。偶尔,有什么事没搞对的事,还会挨上父母的一顿〃破鞋炖肉〃或〃皮带炖皮〃。然而,就在那样的环境下,该成长也还是成长了。记得大约三四岁的时候,自己和很多孩子不太一样,喜欢往距家不远的小学跑。说是小学,实则就是几间土坯房字,里边连课桌都没有。一个年级一个班,两个村二三

4、十个孩子,都是从家里搬小板凳,趴在大约20公分宽的长条木板上学习。黑板也很简陋,就是在土坯墙上抹了点水泥、刷了点黑漆。教室的门非常破旧,窗户就是几根木棍,连块挡风的塑料布都没有。我当时跑到学校玩,就是趴在那个土坯房的窗户下听老师讲课。记得有一次老师教了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领读几遍,让孩子在里边读她出來透气,占豪在外边已经会背了,这让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好惊奇了一阵逢人便说。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后来还真的当了我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启蒙老师。想想自己的成长,可不就是

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吗〃?自己从一个农村娃,经历波折到城市,然后又一步一步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扎扎实实地发展自己走到今天,何尝不是“苔花如米小〃?而这一切的过程,不正是〃也学牡丹开〃吗?仔细想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如苔花般渺小,我们的父母没有给我们特别好的发展基础,他们大多为了养育我们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但是,我们就是再小,我们也是一个有梦想的花蕾。一个花蕾,到底能不能开放,除了环境Z外,更多的因素其实是自己。所以,哪怕我们小如苔花,那也要像牡丹一样开放。或许,没有人欣赏我们,但我们要对我们自己负责,我们

6、要让自己的生命负责,怒放一次,今生无憾。屮华文化第一经《易经》的首卦首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苔》这首诗,传递的正是这种民族精神,而我们身上,流淌的就是自强不息的血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这首经典小诗被小梁的天籁Z音唱出来时,我们的心一下子就被触动了。看了视频之后,我有感而发,针对袁枚的这首《苔》和了一首小诗。《牡丹》清风无抚处,绿意盖青山。一日强怒放,馨香满天观。袁枚的《苔》,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生观:自强不息;这首诗,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兼济天下。清风,无所不抚,任何一个空间都不会错过,

7、这就是自然。只要有清风就能化雨露,就能绿意满人间,就能生机勃勃。我们就是再小,我们也要有梦想,也要努力开放,这就是"苔〃,就是我们自己。一旦有一天,我们爆发了生命的怒放,有了足够强大的能量,就应该把自己的馨香传给他人,哪怕只让最近的人闻到。如果有幸,自己成了一朵〃大牡丹〃,那就更该怒放,让那股馨香,尽量盈满所能传递到的空间。这一思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达则兼济天下!希望,每一个达的中国人,都不要忘记自己,也不要忘了他人。自己要自强,要记得把自己的馨香随清风送到远方,让自己的温度化作他人的一点温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