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导师信息

北理导师信息

ID:42479726

大小:10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15

北理导师信息_第1页
北理导师信息_第2页
北理导师信息_第3页
北理导师信息_第4页
北理导师信息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理导师信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姓名王敬性别女出生年月1976年6月职称副教授是否博导否是否硕导是所在院系环境与能源系联系电话68912528E-mailwangjingbit98@bit.edu.cn研究方向绿色二次能源材料个人概况1998.09-2003.03北京理工人学I専丄牛1994.09-1998.07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牛工作经历:2005.07-至今北京理工人学副教授2003.04-2005.06北京理工人学讲师研究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曾承担国家“863”项目“混合动力轿车用線氢动力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05AA501750),F1前该项F1已按计划准吋结题。作为研究骨干先后参加了国家“973”璽大基

2、础研究发展规划项冃“高容量新型金属氢化物的研究”课题(G2000026404)、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EQ7200HEV川鎳氢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题(2003AA502240)及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相关基础研究”课题(G2002CB211800)的研究工作,为课题按时按质完成计划指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期刊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参加的项目“镰蛍电池、电池组及相关材料中试与技术集成”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部级一等奖,排名口)。姓名景朝俊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年12月职称讲师是否博导否是否硕导是所在院系应用化学与制药系

3、联系电话68912658E-mailchaojunjing@126.com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社会兼职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小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个人概况2008年■今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工作2007.12屮科院化学所博士麻出站2005.07中科院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2.07南开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从分子结构设计结构出发,研制新单体和新聚合物,研究合成反应路线、合成工艺、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开发综合性能优界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耐热、阻燃、光电、磁性等),并开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应川研究。当前研究方向包括:1聚合改性(增

4、强、增韧)2功能高分子材料(耐热、阻燃、滤波、缓控释)3复合电极材料4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性研究,姓名吴锋性别男出生年月1951.6职称教授、博导是否博导是是否硕导是所在院系环境与能源系联系电话010-68912508E-mailwufeng863@bit.edu.cn研究方向绿色电池与相关功能材料、应用化学与环境材料;社会兼职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专家*询委员会成员,973计划“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新材料产业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等。个人概况吴锋教授长期从事新能源材

5、料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预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7篇,EI收录论文176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多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7项,先后获得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联介颁发的863计划重大贡献一等奖和国家科技部授予的863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主持了国家863重大项目“银氢电池生产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与“線氢电池产业化开发”;发明了含锂储氢合金和制备方法,解决了含锂储氢合金高温熔炼工艺中锂易挥发的难题,使其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打破了美、H在储氢合金

6、方面的专利垄断;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镰氢电池中试基地和第一条圆柱型银氮电池自动化工产示范线,实现了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根据国家电动汽车发展的重大需求,基于镰氢电池的电极快速反应机制,设计出新型薄层电极结构,发明了材料表面电催化修饰方法,解决了高功率使用条件下的电池发热、气胀等难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银氢动力电池。为东风、长安等8家汽车公司150余辆混合动力汽车提供了配套电池组,通过单车10万公里运行考核。相关成果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973计划“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相关基础研究”项冃,提出采用轻元索多电了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创新思路,

7、针对轻元素化合物多电子反应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系统研究了多电子反应机制、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实现多电子反应的技术途径,发展了金属硼化物、硅复合材料、硫复合材料等具有多电子反应特征的电极新材料,攻克了高能电极材料与功能电解液的适配性难题。2009年再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计划“新型二次电池及札I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项目,2010年基于多电子反应理论研制出能量密度达378Wh/Kg的高比能二次电池,为构建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