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

ID:42494017

大小: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6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_第1页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_第2页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_第3页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_第4页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之高效突破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题[命题规律]高考每年约五分之一的试卷涉及"高考古诗探究性鉴赏题”这一考点,赋分3〜5分,题型均为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上。近几年“高考古诗探究性鉴赏题”设题方式主要有:“对这首诗歌,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谈谈理由”“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歌”“请从某个角度(或就某种关系谈谈对本诗歌的认识(理解)”……[技法揭示]古代诗歌探究性鉴赏评价是基于诗歌的一种探究,可以依托文本从不同角度发掘诗歌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也可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还可以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艺

2、术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题的主要题型有:探究局部问题,探究诗歌整体,探究人文意蕴。解答这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鲜明表达观点;第二步,结合文本诠释;第三步,总结呼应观点。[技法剖析]题型一:探究局部问题对古代诗歌的局部内容或问题进行多元解读。目的是引领考生领悟、思考并汲取民族智慧,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例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3、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问题呈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要先表明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说,最后揭示诗句含意或表达作用。作者以放达释然的人生态度送别好友钱穆父,认为如同无波古井、有节秋筠的品质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做人就要对人生的起伏不以为意,作者称赞好友的同时也以此自况。词的下片,作者提出不必为分分合合而频蹙翠眉,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旅店,每个人都是奔波在旅途之中的,只要活着就没有哪一站会是终点站,对于这些

4、应该要以平常心对待。[答案示例]示例一: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②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③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示例二:①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②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③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鹊桥仙陸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⑧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

5、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蒙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问题呈现]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诗歌用典作用,理解典故要结合注释以及诗人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分析典故的内涵、手法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用贺知章告老还乡和诗人被迫隐逸作对比,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另一方面通过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暗示诗人不甘心做闲人,表达报效国家的理想愿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答案

6、示例]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题型二:探究诗歌整体对古代诗歌的整体内容或问题进行深入发掘。目的是引领考生领悟、思考并汲取民族智慧,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例3: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后面的问题。[双调]殿前欢・酒兴卢挚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注]宋代安定郡王用黄柑酿酒,名为“洞庭春色”。[问题呈现]对于山翁之

7、“醉”,有人认为醉于酒,有人认为醉于春色。请结合全曲,谈谈你的看法。[解题思路]此曲借山翁故事,写饮酒游春的豪兴,山翁实是自指。前三句写把酒在手,未饮已先被春色陶醉。接着写饮酒赏春,此时酒退居到第二位,鼓涨豪兴的首先是青山妩媚,座座青峰成了一个个的描写对象。归来途中,虽微有醉意,却一点也不疲倦,步履轻快,仿佛如列子御风而行,飘然欲仙。[答案示例]认为醉于春色:此曲着力描写春色,春花烂漫,酒葫芦顺便挂上花梢;一葫芦酒喝干,兴致依然不减,那连绵不断的青山做了“我”的朋友,把"我”迎送。诗人沉醉于满眼春色,徜徉在浓浓的春意中,走入了"无我”的境界。认

8、为醉于酒:开首“酒杯浓”一句,给全曲笼罩了一层浓浓的醉意。“一葫芦酒压花梢重”,借花枝压弯,寓酒以重量;“葫芦干,兴不穷",可见饮酒之酣。“一带青山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