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ID:42507531

大小:592.45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9-16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1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2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3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4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阶段综合测评(一)(专题一、二、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一继承制度的弊端在于“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即王位世袭制下以兄终弟及为主,易导致“弟”与“子”之

2、争夺,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A项说法错误;B项“严密”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应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答案】D2.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吋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屮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

3、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3.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來,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來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指出了

4、门下省的职责,并论述了如果其失职会带来的严重恶果即“此乃亡国之政也”。由此可见,材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对三省特别是门下省的审核政令职能的重视,故选B项。【答案】B4•右图是安徽歙县“县学甲第坊”,其正面楼匾上刻“甲第”二字,额仿上刻“状元”“会元”“解元”字样;背面楼匾上刻“科名”二字,额杭上刻“榜眼”“探花”“传胪”字样。每块额榜空档处都镌有历代歙县“三元及第”者。“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A.秦朝军功爵制度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A.隋、唐、吋期科举制度D.汉朝吋期察举制度【解析】所谓“三元及第”,就是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三元分别

5、为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殿试的“状元”,故这一提法源自科举考试。【答案】C5•某朝官员王铐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铐的请求,并下诏“铐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不符合题

6、意。【答案】A6.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主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下列特权破坏了司法主权的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C.租地建房权B.领事裁判权D.开矿设厂权【解析】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故A项错误;领事裁判权破坏了司法主权,故B项正确;租地建房权破坏了领土主权,故C项错误;开矿设厂权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故D项错误。【答案】B7•右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张仃)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B.该漫

7、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冋老家去”的心声【解析】从时间和漫画的内容来看,A、B两项错误;由图片信息来看,作者的意图在于收复关外的大片领土,而非收复关内领土,C项错误。【答案】D8.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败一胜,造成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本题首先可排除A项,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8、是相同的,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D三项都是两次战争的不同之处,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淸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