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承载网的架构

浅谈承载网的架构

ID:4252704

大小:1.6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30

浅谈承载网的架构_第1页
浅谈承载网的架构_第2页
浅谈承载网的架构_第3页
浅谈承载网的架构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承载网的架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送承载网规划和部署”专题浅浅谈承载网的架构谈承载网的架构程华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摘要】文章首先分析移动网络IP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承载技术的挑战;继而重点探讨几种主流承载技术的特点,由此提出现阶段承载网的架构组网——SDH/MSTP、PTN和OTN混合组网的模式;最后提出新的未来承载网发展方向。【关键词】承载网SDHPTN1引言的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是适应数据业务接入的移动承载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电信业重组以后,需求,在原有的SDH技术上增加了相关的数据接入、处中国移动的业务类型从以

2、语音业务为主向3G业务和全业理功能而形成。务发展,随着4G时代的来临,移动承载网又被施与更多SDH/MSTP的技术优势在于可靠的传送承载能力、的创新压力。4G时代将迎来新业务的爆发性增长,移动灵活的分插复用技术、强大的保护恢复功能和运营级的宽带、云计算、物联网等都将成为承载网发展的宝贵机维护管理能力。然而,MSTP的分组处理IP化程度不够彻遇,运营商需要构建一个能承载多种新旧业务、易于扩底,其IP化主要体现在用户接口,内核却仍然是电路交展、安全可靠、综合业务统一承载、低成本的承载网。换。这就使得MSTP在承载IP分组

3、业务时效率较低,并随着通信网络业务和数据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All且无法适应以大量数据业务为主的3G和全业务时代的需IP成为运营商确定的网络和业务转型方向,移动承载网要。随着TDM业务的相对萎缩及全IP环境的逐渐成熟,的IP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方面,随着无线网络从2G承载网需要由现有以TDM电路交换为内核向以IP分组交网络向3G、LTE演进,基站所提供的业务类型也从原有换为内核演进。的TDM业务向FE业务、三层IP业务发展,而且不同阶段PTN技术是IP/MPLS、以太网和传送网3种技术相结对应的业务类型对承载网技术

4、的要求也是不同的。2G基合的产物,融合了数据通信和SDH传输技术的优势。它站以TDM接口为主,3G基站同时兼容TDM接口和FE接具有多业务承载的特性,可以差异化地对不同业务进行分口,而LTE则是全IP化基站及基站之间的X2接口。另一方类传送。通过引入二层面向连接的先进分组技术,PTN技面,以软交换、IPTV为代表的新一代IP多媒体业务正推术可以实现网络LSP路径规划、LSP带宽规划、LSP隧道动着承载网向下一代的高可靠、有QoS保证、可运营、监控与保护、业务端到端规划与监控等,轻松实现流量可管理的融合多业务IP网络演

5、进。这两方面都推动着移工程,做好整网规划,保证网络的整体性能。PTN技术通动承载网从TDM向IP化演进。过引入同步以太网、1588v2技术实现时钟传送,可以满足GSM、TD-SCDMA、LTE等不同无线网络对时钟的需2几种承载网技术求,并能够支撑移动现网TD基站的GPS改造要求。传统的移动承载网以较大规模光纤SDH传输网为主经过研究与现网验证,PTN技术在网络规划和运维体。为承载TDM业务而设计制定的SDH技术,以可靠性上继承了MSTP的理念,同时面向未来IP业务能实现统一高、可控性强、扩展性好以及完善的网络体制,在

6、传统承载,将是未来承载网的主流技术。然而,广泛部署的传输承载网中占据主导地位。SDH系统被认为是目前应传统T1/E1接口和基础网络将会继续和新的面向分组的设用最稳定、最广泛的传输系统。以SDH技术为基础发展备长期共存。OTN光传送网(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收稿日期:2011-10-26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142011年第21期责任编辑:林菊 linju@mbcom.cn“传送承载网规划和部署”专题OTN跨越了传统的电域(数字传送)和光域(模拟传务,并还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中。送),成为

7、管理电域和光域的统一标准。OTN处理的基SDH/MSTP网络目前主要承载移动2G基站回传业务本对象是波长级业务,将传送网推进到真正的多波长光及少量的数据业务,其特性为TDM、传输安全性要求高网络阶段。而带宽要求相对较低的业务。接口方面,BTS基站一般电域方面OTN保留了许多传统SDH传送体系行之使用2M的TDM接口,基站控制器BSC为2M或STM-1的有效的方面,如多业务适配、分级的复用和疏导、管理TDM接口,MSC/GMSC则提供STM-N接口。对于局间监视、故障定位、保护倒换等。同时,OTN扩展了新的中继业务,各

8、节点业务量较大,业务颗粒一般为2M、能力和领域,如提供对更大颗粒的2.5G、10G、40G业155M。对于BTS到BSC间业务,网络业务流向集中,各务的透明传送的支持,通过异步映射同时支持业务和定节点业务量小,业务颗粒主要为2M。时的透明传送,对带外FEC的支持,对多层、多域网络SDH/MSTP承载网在逻辑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核连接监视的支持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