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类电视栏目

社教类电视栏目

ID:42530173

大小:301.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6

社教类电视栏目_第1页
社教类电视栏目_第2页
社教类电视栏目_第3页
社教类电视栏目_第4页
社教类电视栏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教类电视栏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视社教栏目我国的电视社教栏目,在经历了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娱乐”旋风冲击下的低潮后,于2005年以来,由于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社教栏目的兴起,再度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媒介人的青睐。例:央视科教频道,从2005年12月26日改版以来,第一周收视率大幅度上升,不断刷新CCTV-10曾有的记录,涨幅达到了30%以上。观众忠诚度节节攀升,收视人群不断扩大。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自2004年12月28日改版开播以来,第一年,该频道平均收视份额比2000年翻了一番,2006年前47周平均收视份额又增至1.77%,

2、最高达2.55%,跻身全国上星频道前10名。这些社教栏目缺乏新闻的及时性,也没有综艺节目的热烈火爆,靠什么来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呢?4.1社教节目特点与类型电视社教节目,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各种电视节目的总称,简称社教类节目。特点:电视社教节目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样活泼,可以兼容纪实与表现、谈话与调查、外景报道与室内表演、电视杂志与单一形态、动画与实景等多种表现手法4.1.1按节目题材(传播内容属性)分类1.社会政治类:以反映一个时期类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为题材的节目。如《今日说法》2.经济

3、类:即以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和经济服务为中心内容的节目。如《经济半小时》3.文化教育类:即以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人物和事物为主要题材的节目。如《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央视于2001年7月9日正式开播的一档学术讲座栏目。开办五年多来,从初期的惨遭“末位淘汰”,到如今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是什么成就了《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成功的关键在于该栏目准确地定位,更加贴近受众、符合受众的需求。对象定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大众。内容定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原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4、、自然科学的百科杂陈),产生了高稳定度和到达率。《百家讲坛》在2001-2002开办初期,内容选题曲高和寡,如“美与物理学”、“空间叙事艺术”等,深奥晦涩,普通老百姓被排斥在外。2003年的内容选择,从知识普及和兴趣入手选题,开始接近百姓生活了。2004年,从历史题材中找故事,以悬念的方式吸引人。2005年,从大众熟知的文化、科学现象入手,挖掘悬念故事,并从百姓兴趣中寻找突破口,尝试用“系列”节目的方式,以便获得持久关注率.2006年,随着一批“学术明星”的出现而开始走红。刘心武的“揭密”红楼梦、易中天

5、的“品三国”等,在全国掀起一次次文化热潮。4.科技类:即以普及科学技术、关注科学问题、贴近科技生活、阐释科技现象、弘扬科学精神为题材的社教类节目。如《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用科学的眼光去解读,用探索的精神去发现。5.人物类:即以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反映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和思想品格的节目。如《人物》、《大家》。4.1.2按受众对象(传播对象属性)分类职业分类栏目:《和平年代》《金土地》年龄分类栏目:《第二起跑线》《大风车》性别分类栏目:《半边天》地域分类栏目:《直通香港》《台商故事》4.2公共型

6、社教栏目创作4.2.1社政类栏目创作社政类较为活跃的是法制节目,由于这类节目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的行为、伦理与法制等,容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因此,这类节目在全国迅速普及,已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报道形态,被称为“电视法制节目”。下面以法制节目为例,谈社政类栏目创作。1.栏目定位“电视法制节目重在‘普’、根在‘法’,淡于‘奇’、贵在‘引’”。以东方电视台1985年创办的《法律与道德》栏目为标志,初期承担了“普法”的功能。以央视1999年1月2日开播的《今日说法》为标志,“谈话说法”节目异军突起。近年来,

7、以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和央视的《法治在线》(2003.5.1)为标志,强调将新闻及时性、现场性。2.栏目选题选题标准:“三贴近”、“两依托”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依托已经审理或正在审理的形形色色的案件作为报道的线索。如《李文和案》、《父子争房纠纷案》。§选题注意:抓取事件中的悬念,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引发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兴趣,使每个选题都能成为“法律就在我身边”的阐释。3.栏目结构“衡量法制节目的结构标准是看其如何运用悬念。”法制节目要充分利用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来结构,以

8、引起关注。结构分为三部分——(1)社会背景展示:案例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影响度、百姓关注度和相关政策法规。《惊心动魄2小时》(2)主题故事叙述要努力展示矛盾、抓住细节、制造悬念、讲好故事运用悬念,即在案件审理的每一个要害处,人物命运的每一个转折点,埋下伏笔,留下想像空间,从而抓住观众的解谜、求知心理。即便在科教与文化类节目中,也往往采用设置悬念的办法留住观众。如《探索.发现》、《百家讲坛》,每5分钟一个悬念,每10分钟左右一个设问。(3)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