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汇报材料

实训基地汇报材料

ID:42534826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实训基地汇报材料_第1页
实训基地汇报材料_第2页
实训基地汇报材料_第3页
实训基地汇报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训基地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助推地方产业,增强自身功能助力农民致富,增加社会影响——沙头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10个高水平实训基地汇报材料江苏省广陵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位于我镇西南,涉及育新、人民滩、小虹桥、良种场等五村一场。境内长江支流夹江环绕,沿江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润扬长江大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一一扬州港等近在咫尺,现代快速交通网络为园区构筑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园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c,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100小时,平均降水量1100mm;属长江冲积平原,土壤以沙壤土为主,肥力较高;地面增高2.6-8.2米;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水量足、水质好,达国家二类水质

2、标准,是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区域。园区南临长江,境内长江支流夹江环绕,沿江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园区自发展蔬菜产业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达2.2亿元,沟、渠、路、涵、泵站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园区规划面积2.5万亩,申报省永久性蔬菜基地1・4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近万亩;入园13家农业规模企业,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其中省级科技型合作社1个;拥有发明专利1项、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3个;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1・3万亩,中报无公害农产品89个;先后获得“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广陵观光农业核心区”、“江苏省高效农业示范区”、“江

3、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荣誉称号。建园以来,园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原省委书记李源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由喜贵、江苏省省长李学勇、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等领导先后亲临园区考察、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农业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园区成立了农业科技培训中心,面积150平米,可容纳120人参加学习。并先后与依托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园区企业(大户)提供技术支撑。同样再先进的技术离不开一线的生产人员。为解决我镇部分农民的就业和提高农业

4、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园区经过慎重选择,于2011年年6月与我校签订了培训工作协议,园区与我校的对农民和园区员工联合培训。我校是省教育厅命名的第二批省重点成校,扬州市特色成校,2012年获得扬州市成人教育服务型农村建设“五项行动”先进集体。我校在学历教育方面全市领先,2001年就开始了农村学历教育,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单位教学点,是省电大设在农村的14个考点之一。响应市教育局“五项行动”的号召、服务地方特色经济的责任感和致富地方农民的使命感让我们认为担负这项重任义不容辞。协议签订以来,我校派驻主任每周在园区工作2天。与管委会了解最新招商情况,摸清培训的动态

5、;走访规模农业企业,了解培训的需求;深入田间地头,发现培训的内容。同时还在网上学习,建议新品种的引进和新合作模式的运用。我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时间,和农业产业园一同组建了一支专由职技术人员7人,兼职技术人员13人的师资队伍,负责对固定用工和周围农户的培训,基本满足了需求。3年来,进行了蘑菇、葡萄、西瓜、草莓、无公害蔬菜、茨菰等栽培培训和蔬菜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产品营销等培训,到冃前为止共为农业产业园培训了26期1078人次。农业产业园目前推广的樱桃番茄、369黄瓜、江蔬1号辣椒、8424西瓜、葡萄等种植户和规模企业的员工,绝大多数都经过我校培训。300多户种植户的产品得到农

6、业合作社的免检,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我校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还进行了农业经济人培训、市场营销策略培训、电子商务销售的培训,使受众开拓了视野、赢得了商机、扩大了销路。我校还积极为农业产业园做策划,今年园区引进了多家葡萄庄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本地多家种植户的参与,组建了葡萄专业合作社,为地方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我校的种种努力,是我校近三年来直接创收达到10多万元,同时要有一些隐性的收入,例如有一些外来的种植大户和本地有志继续学习的人参加到我校的学历教育当中,增强了我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时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沙头党委政府对我们赞赏有加,认为我们做

7、了实事,同时园区和周边村组对我们社区教育中心更加的了解。我校还利用实训基地进行“五项行动”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本人主持的获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3年扬州市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实验项冃。这两个课题研究和实验都是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旨在探索农民参与式培训模式的内容、方法与运行机制;研究适合本社区特点的参与式培训模式的课程建设与实践基地的发展;解决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低等方面的问题;从实践中寻找创新的源泉,探索出适合本社区经济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一定的理论探索.我校主动适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