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ID:42540427

大小:4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_第2页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_第3页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2012年10月10日,一条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被多次转载。“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调侃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调侃的同时又生发出对交通违规、安全意识和国民素质等问题的反思与讨论。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我国对公民闯红灯处罚制度还不完善;更有甚者认为是国家物质文明没有充分发展。而且大多人认为闯红灯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二、调查目的面对亮起的红灯,有多少人能安分守己的停下脚步呢?为此,我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获得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现状,了解这种

2、现象形成的原因,阐明其危害。以期找到问题的症结,得出一些应对的方法和各方需要努力的方向。三、调查分析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2012年1至10月份,因违反道路标识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262人死亡。这样一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在中国很多城市,横穿马路、乱闯红灯等违反基本交通安全规则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如此严重的危害性,为何还是唤不起不遵守交通规则人的觉悟?为了获得人们过马路的真实情况,我来到并州路与南内环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对人们过马路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

3、下:违规行为(十分钟)人数(80人)百分比乱闯信号灯3645%跨越交通护栏1418%与车辆抢道1721%不走斑马线,随意横穿马路1216%在调查中我注意到,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具有普遍性,人们看到别人闯红灯没事,自己就抱着侥幸心理跟着闯,人们的从众心理,是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交通管理与设置方面存在缺陷,很多时候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时间经常来不及,可是过街斑马线在三四百米外才能有,公共交通资源上的分配不公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然后我又随机调查了30名路人,请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些看法。在交谈中我发

4、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但是他们仍然不能按正确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复杂的想法左右了他们行为。我将他们的表述总结如下:观点分类人数(30人)百分比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感觉很傻,人们的从众心理比较明显,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1757%人们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平常人们都这样,也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思想上的麻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使其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淡化。827%小处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长此以往人民将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10%还有一些人表

5、达了对“中国式过马路”的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不能以偏概全27%四、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实地的调查,结合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人们文明出行的观念淡漠。现代交通倡导的是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偏偏有些人却不这样,他们即使知道这样不对,为图自己方便,仍然为之。闯红灯、机动车不按道行驶,归根到底就是市民无视交通法律法规,完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市民的社会责任和交通文明意识并没有同步进入汽车社会和文明时代,往往还是习惯用过去的小农思维方式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去支配言行,不少人不了解、不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

6、,认为乱穿马路不构成违法。  2、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看到别人闯红灯没事,自己就抱着侥幸心理跟着闯,一人违法就能让旁观者难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不文明交通行为的社会普遍性,使人们产生从众心理,这也是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参与交通的人群素质参差不齐,交通安全意识、文明交通意识不高,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大部分人占主体的文明交通行为示范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群众的交通习惯行为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跟风效仿。不文明交通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造成了群众对不文明交通行为法不责众的曲解,致使交通陋习的根深蒂固、久治不绝。  3、特权意识在作怪。特权意识和炫富心态也导致了

7、违法驾驶的产生。有些驾驶员经常超速、抢道行驶,认为别人不能做的事,自己做了,是“有本事”;有些私家车主认为自己富有,罚钱无所谓,产生了特权思想;有的驾驶员开的是“机关车”,心里存有“特权”思想,错误地以为即使违反交通法规也不会受罚,漠视交通法规。  4、危害性认识不足。不文明交通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认为平常人们都这样,也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存在侥幸心理,思想上的麻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使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在侥幸的心理中淡化,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发生。5、管理措施不到位。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