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ID:42554038

大小:16.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_第1页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_第2页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_第3页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边读边批,体会作者对祖国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关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广袤 草梗 桅杆 黑黝黝 

2、声嘶力竭 驯顺 岛屿 逍遥  2、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造句。  二、自读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草原景物特点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特点  1、自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作批注。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汇报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

3、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  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自读、齐读、师生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想象边感受。  2、学习第2段。  自读课文第2段段,并勾画出比喻句。  汇报交流。  说一说从文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引导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谈一谈比喻句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  3、学习第3段。  齐读课文第3段。  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从这一段中,你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  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

4、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3、学习3——7段,感受草原的美丽。  思考问题:同学们,这几段课文写了草原上的那些景物?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  你能读一读吗?  品读这几段课文。  交流批注。学习批注方法。  三、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草原的?  读完课文,我们都被草原这辽阔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了,请大家把刚才画出的句子再读一读,再次感受塔木钦草原的辽阔和美丽,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草原的辽阔和美丽的?  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

5、作者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塔木钦草原辽阔和美丽的特点。  四、回顾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1、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集体交流。  3、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文充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美丽和草原的辽阔。  4、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尝试着自己说一说文章的表达特点。  五、拓展延伸。  1、摘抄文中好词佳句。  2、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请你说一说本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你心目中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