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ID:42564709

大小:45.6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7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_第1页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_第2页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_第3页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_第4页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死”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读德里达最后的讲座尚杰【专题名称】外国哲学【专题号】B6【复印期号】2013年03期【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12年11期第61~69页【英文标题】“Death”ortheProblemofMan’sEssence:   ReadingtheLastLectureofDerrida【作者简介】尚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一    德里达2001年到2003年所开的课程《兽性与主权》(TheBeastandtheSovereign)①,有厚厚的两卷,其中第二卷的大部分探讨与死有关的哲学——死亡哲学。开篇以思考一个

2、“深渊句子”开始:“我孤独地与你在一起”(奥古斯丁这样的宗教思想家在《忏悔录》里使用“你”,意味与作为绝对他者的神对话)。人与世界是一种孤独的关系。德里达延续着他独特而怪异的哲学思考方式,他将17世纪的英语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极其严肃地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相互参照。鲁滨逊到了“绝望岛”,他绝望而好奇,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感觉,孤独、被隔离的感觉,时刻面临着死亡。他所熟悉的文明在“绝望岛”上“什么都不是”,这使我们联想到海德格尔说的:石头没有世界,动物的世界是贫困的可怜的,而人是世界的形成者与缔造者。(cf.Derrida,p.6)换句话说,只要是

3、人,即使是野蛮残忍者(这里有意不使用“好人”与“坏蛋”或“善恶”这样的以“是非”判断为基础的伦理学判断),他的生命也是精神的生命,绝对不同于冷冰冰的石头和在精神上极端贫乏的动物。这里所描述的就像第一次登上新大陆的哥伦布,或者刚刚踏上“绝望岛”的鲁滨逊。此时此刻,想得多要远远胜于想得对。“想得多”属于精神行为自身的沉浸状态,“想得对”则属于具有解释性质的判断。    以“想得对”作为前提的世界,其实是观念性的、黑白分明的世界,表现为单纯的逻辑判断句X。德里达“解构”性质的思考,是“不是X的X”(例如,过生日=不是今天的今天;真正的宽恕是原谅那不可原谅的事

4、情,等等)。其中的区别何在?在德里达这里,否定性比判断“是非”更根本:前者属于本体论,后者属于认识论。“不是X的X”暗含的具有本体论性质的“否定性”,不是形式逻辑(或认识论)意义上的否定性,而是“不确定性”不仅先于、而且比“确定性”更为准确。“不是X的X”又是一个柏格森式的句子,或者说是从悖谬方面反证出芝诺悖论应该得出的结论,不是“运动是不可能的”,而是“真正的运动是如何可能的”。“不是X的X”还暗含着对语言的不信任(因为一切语言的基础都是逻辑语法)之后重新对待语言的态度。按此理解,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使用了“不是语言的语言”(所谓“诗意语言”

5、并非字面上具有诗意的意思,而是哲学本体论上在being上面划叉后的being效果),例如“延异”(生造的différance中的a,区别于différence中的e。如果哲学的主要功能是“给事物命名”,那么“延异”显示了“无法命名的命名”,因为différance表达出对différence的不满后想要描述的一种无法描述的精神状态,类似于中国道家的“无名而强赋予名字的”思想)。“不是X的X”又表达了鲁滨逊所登陆的孤岛,他的感觉是登上了从此“没有岸的岸”。“孤独”在哲学家那里与诗人笔下不同,它意味着永远是别的或他者,这才是“不合群”的哲学意义。换句话说,

6、孤独、别的、他者处于无法用逻辑或语言归纳的状态,因为它们永远面临一个陌生的例外,属于抓不住的偶然或多出来的精神奢侈。这里有帕斯卡尔式的微妙精神或柏格森式的精神差异。    但是,令人惊奇的思想还没有完,德里达似乎把这里的孤独、别的、他者等情形,与“thesovereign”连接起来——这里有绝对的权力、不可分的质,或者全有或者全无,比如不能说“四分之一的高兴”——我由此想到这也是柏格森对时间意识的“准确描述”。“‘至高无上的权力’(thesovereign,以下简称‘至权’)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异常的或例外的。就此而言,它是孤独的。就像斯密特(Schm

7、itt)说的,‘至权’是一个异常的存在(being),至权者对自身的定义按照例外来决定自身,它有搁置权利的例外的权利(这又是一个没有X的X——引注)”。(Derrida,pp.7-8)这里的“至权”即所谓神圣,它比法律还高,在法律之外,是孤零零的、无法交流的、不能与人辩解的、天赋的,如此等等。这里明确把“至权”与他者联系起来,它们都不能与人共享:“在我的世界和他人的世界之间,首先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无限的差异,那是无法公度的,是一种断裂。”(ibid,p.9)一切在我与他人之间架设沟通桥梁的企图,在前提上就是失败的。因此,没有什么世界,只有一个又一个绝

8、望岛。这种情形甚至适用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他与一切形而上学决裂,似乎这种中断不需要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