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_教案1

武陵春_教案1

ID:42576601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8

武陵春_教案1_第1页
武陵春_教案1_第2页
武陵春_教案1_第3页
武陵春_教案1_第4页
武陵春_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陵春_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陵春》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生平,理解并背诵这首词,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学习词的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读词时的作用,结合背景,理解词的内容,体味词的意境和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的经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析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难点:学习词的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间播放音乐《月满西楼》)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初秋的季节,我又

2、想起了这样一首不老的词调:“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时此刻,在满月的西楼上,或许正伫立着这样一位女子,她有满腹的才华与柔情,她有满腔的哀怨与感伤,但她也有做人杰鬼杰壮志豪情。她温婉细腻的文字中总是透着一种摄人心魄的情愫。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进这位女子,走近李清照,走近她的《武陵春》。二、初读,整体感知1.学生根据自己对本词的理解,自由朗读。2.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情感?引导学生找准关键字词:愁。(板书:关键字词)你从哪句话中看到了“愁”字?“载不动许多愁”3.全班同学带着愁绪,齐读全词,学生思考:词人的愁体现在那些地方?

3、三、赏析,细品全词上阕:“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1.问:刚才同学们找到了“愁”的感情基调,那么词人的愁到底体现在词中的哪些地方呢?预设:“欲语泪先流”。2.问:什么叫做“欲语泪先流”?预设:痛苦到了极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3.问:既然是痛苦到了极点,为什么不嚎啕大哭?预设:嚎啕大哭是伤心的表现,就如同孩子的悲伤,哭过就好了,而“欲语泪先流”却是痛苦到了极点,痛苦到了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境地。4.问:那么你生活中有没有“欲语泪先流”的时候?预设:受委屈的时候等5.

4、问:词人为什么会“欲语泪先流”?预设:物是人非事事休6.问:“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什么物是?什么人非?预设:物:事物,景物,物件是:如此,引申为不变非:跟过去不同,这里指离开,离去(板书:——体悟情感)物是人非:所有的事物景物都没有变,只是人却不在了。联系背景:曾经的神仙眷侣如今阴阳相隔。师补:李清照生平背景。(花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联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时她因金

5、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所以,我们要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情感,一定离不开“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体悟情感)[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

6、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事事休”中所体现出来的心境:伤感,绝望。(读词,重点强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1.问:除此之外,还有没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李清照的“愁”?预设:“倦梳头”。2.问:为什么“倦梳头”就能体现出她的愁绪?预设:联系《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精心打扮后才去望江楼等爱人。而这里,李清照已经失去了“悦已者”,所以无心打扮了,没有生活的情趣,无快乐可言。依然可以读出她的愁。师:这“倦梳头”中“倦”字怎样理解?它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预设:倦,厌倦、倦怠。

7、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充满失望。3.问:“日晚倦梳头”,“日晚”即已日上三竿,那词人一大清早起床在干什么?预设:发呆,看花。看“风住尘香花已尽”之景。4.问:那么,我们想象一下,词人看到的“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景象是一片什么样的景象?(板书:想象画面——描绘意境)预设:联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字:尽。(一种尘埃落定后满眼狼藉的伤感)狂风已经过去了,树叶仍在颤抖,昨日灿烂的春花已被大风打得七零八落,满地落英缤纷,扬起的尘土里飘浮着花的芬芳。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

8、不堪了。5.问: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为何词人却偏偏选择在已尽、已散之后的满目狼藉来写呢?预设:因为她“愁”6.问:问什么她心中的愁要用这样的景色来体现呢?预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