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ID:42588437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8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_第1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_第2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_第3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_第4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考试必备)1、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2、外鼻软骨支架主要曲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骨支架由鼻骨、额骨鼻突和上颌骨额突组成。3、鼻窦共四对,即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描后组筛窦和蝶窦,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4、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5、外鼻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6、上颌窦前壁中央薄而凹陷,称之为尖牙窝。7、筛窦被屮鼻甲基板分为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8、额窦经鼻额管引流至额隐

2、窝。9、鼻腔反射功能包括鼻肺反射和喷嚏反射。10、鼻阻力的主要来源是鼻瓣膜区;两侧下鼻甲也是鼻阻力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1、病理性鼻音可分为闭塞性鼻音和开放性鼻音两型。2、嗅觉障碍按原因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感觉性嗅觉减退和失嗅、嗅觉官能症。3、鼻腔鼻窦感觉神经來□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4、正常人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冇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卬充血状态的影响,约每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其意义是促使睡眠吋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5、影响鼻腔及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因索冇三:①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畅性;②

3、正常黏液纤毛传输功能;③分泌物的质和量。6、鼻部脑膜脑膨岀分为囱门型和颅底型。7、鼻部脑膜脑膨出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8、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处组织可分为膜性、骨性和混合性。9、额窦骨折口J分为前壁骨折、后壁骨折、鼻额管骨折3种;每种骨折又可分为线型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3种。10、额窦骨折多合并颅脑外伤,故其临床表现为脑部症状和额窦局部症状两大类。鼻额管损伤为额窦肯折常见的并发症。鼻额管损伤的处理原则是重建鼻额管通道,恢复额窦功能。1、筛窦骨折易伴发脑脊液漏;后组筛窦与视神经管毗邻,故外伤冇可能损伤视神经。2、外伤后患侧视力严重下降,Marus-Gunn瞳孔,即应考虑视

4、神经管骨折。3、屮耳乳突天盖或咽鼓管骨部骨折造成脑脊液漏可经咽鼓管流到鼻腔,称为脑脊液耳鼻漏。4、患鼻舟时,切勿挤压,否则感染可经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而流入海绵窦,导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为鼻疗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5、酒渣鼻按病程进展可分为以卜•3期:红斑期、丘殄脓疱期、鼻赘期。6、酒渣鼻的皮肤损害特征是皮肤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7、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鼻涕、鼻塞嗅觉减退。8、变应性鼻炎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9、变应性鼻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投药途径为鼻腔局部用药。10、急性鼻炎主要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

5、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黏液和副粘液病毒等;传播方式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I、慢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密切相关,分2种类型: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r萎缩性鼻炎的症状为鼻塞、鼻咽干燥感、鼻出血、嗅觉丧失、恶臭、头痛头晕。3、萎缩性鼻炎的外科治疗包括鼻腔外侧壁内移加同定术、前鼻孔闭合术、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4、鼻中隔偏曲的原因是先天发育异常和外伤。5、前组鼻窦炎在中鼻道可见脓性分泌物,后组鼻窦炎在嗅沟口J见脓性分泌物。6、引起鼻真菌性疾病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曲霉菌(烟色曲霉菌)。7、鼻真菌病按临床特征可分为非侵袭型、侵袭型、真菌球型及变态反应型。8、

6、恶性肉芽肿根据病理和临床特征可分面中线肉芽肿和Wegener肉芽肿。9、鼻血管瘤在病理上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类,前者多发生于鼻屮隔,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和上颌窦内。10、鼻腔鼻窦骨瘤依其病理组织分为密质型、松质型及混合型,临床上以混合型多见。骨瘤多发生于额窦,其次为筛窦。II、鼻及鼻窦的良性肿瘤主要好发于鼻腔内,其次是鼻窦;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原发与上颌窦最多;鼻及鼻窦癌肿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好发与上颌窦;腺癌其次,好发于筛窦。1、鼓阶的外淋巴经蜗水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2、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名Corti器,是由外毛细胞、内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组成。3、供应内

7、耳的迷路动脉,大都来自椎-基底动脉的小脑前下动脉,少数来自基底或椎动脉。4、外耳道的软骨部分皮肤较厚,富含毛囊、皮脂腺及盯盼腺。5、鼓室的前壁上部有二个开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卜•为咽鼓管的开口。6、鼓岬位于鼓室内壁屮央处,其后上方为卵圆窗,为锈骨足板及其周围的韧带所封闭,其后下方为圆窗(蜗窗),内通耳蜗的鼓阶。7、鼓室内包括听骨、肌肉和韧带。8、听骨包括锤骨、占骨和锭骨,三者相互以关节连接成链状,称为“听骨链”,介于鼓膜与丽庭窗Z间,通过其杠杆作用将鼓膜感受到的声波传入内耳。9、鼓窦向前与上鼓室相通,向后与乳突气房相通。1、内耳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