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题库的论述题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

ID:42600583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8

上传者:qwe189537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_第1页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_第2页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_第3页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_第4页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概题库的论述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主要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贯穿于这些组成部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些理论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的正确总结,它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的结论,并勇于抛弃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经过艰辛的理论创造而代之于适合中国情况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毛泽东思想从以上这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迪?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创立,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和光辉典范。(1)这一道路理论的创立,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它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是找不到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无先例的。它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的光辉。(2)这一道路理论的创立,是建立在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深刻分析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正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深刻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斗争策略,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3)这一道路理论的创立,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统一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之中。(4)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本问题,指引着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理论及其实现,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启迪意义。过去搞革命,我们坚持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胜利;现在搞现代化建设,同样必须坚持把马列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怎样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这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最高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并没有结束对真理的认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创立和形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解决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第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离开了马列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同样,离开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者之间是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第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就像一条红线,连接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4、参照下列材料,分析陈独秀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所犯错误并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1)材料1、2,反映了陈独秀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领导权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此,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陈独秀忽视了国内外历史条件的变化,仍然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民主革命,认为中国的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来“统率”,其前途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而无产阶级只能配合资产阶级革命,并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力量,待将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基本观点。在这个观点的支配下,陈独秀放弃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成为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材料3、4,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正确观点。毛泽东认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已经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这是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毛泽东明确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而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能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运动的条件、进程和结局,能够制订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前列,把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必须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5、论述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人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上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革命武装大旗,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4)总之,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6、“八大”前后党和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果?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文献,以及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正确路线,表明我们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初步成果。(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目标。这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战略目标,集中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体现了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历史要求。实现“四个现代化”由此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2)指明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思想。(3)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认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造成一个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就指明了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4)提出了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处理好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把党内外,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八大前后,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为后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依据。7、刘少奇在“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显著特点。刘少奇关于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断论,正是深刻地揭示了这一本质特征和特点,包涵了极其丰富的内容。(1)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时期里,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察中国历史和社会、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等方面,都是完全一致的,都闪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光辉。(2)毛泽东思想又完全是中国的。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没有具体论述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因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这决不是靠熟读、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就可以成功的,这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此,它完全是中国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8、根据毛泽东的下面论述,阐述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基本方针及对于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1)毛泽东的论述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待中外文化历史遗产的正确态度。即大量吸收中外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因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外文化遗产。(2)承继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毛泽东提出的我们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方针。(3)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一切照抄,机械搬运。(4)毛泽东的论述对于指导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外开放,必须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但同时必须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9、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在中国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农村中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旧中国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仍占优势,农村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完全依赖于城市,这就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包围中间坚持和发展。中国还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革命力量回旋余地大,“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2)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在受过大革命影响地区,那里有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3)全国革命形势不断向前发展。旧中国,中外民族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广大群众中蕴藏着极为强烈的革命要求,革命总是不断发展的。各地农村革命根据地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使反动统治势力首尾难顾,从而为农村武装斗争的发展造成各种有利机遇。(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成为保卫红色政权的坚强支柱和推进根据地发展的主要力量。(5)共产党组织坚强有力和正确政策,为农村根据地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10、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最核心的内容。(2)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通俗地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基础,贯穿了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才产生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理论,都渗透着实事求是的精神。(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复证明,凡是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发展,反之,就遭受严重挫折。 11、怎样理解毛泽东关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科学论断?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我军三化建设有什么长远指导意义?(1)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军队是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看来,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在中国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深刻揭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建立了一支革命的军队,才有可能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3)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规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军唯一宗旨:提出了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和原则以及制定了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毛泽东的这些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对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才能保证我军永远听从党指挥,永远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的性质。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军才能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进一步加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使我军的三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保证“打得赢”、“不变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与祖国的完全统一,巩固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12、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它在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科学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准确性的理解,不能把毛泽东在某一条件下对某一问题所说的某一两句话或某一两个观点,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去理解,孤立地从个别词句上去把握。(3)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就要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去理解和把握。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注重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来指导实际工作,在实际中不断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认识。13、论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毛泽东根据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的把握,深刻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 步走的思想。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革命阶段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连接的。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因此,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首先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目标奋斗,为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做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民主革命的胜利,客观上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因素在革命过程中不断增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取得政权之后,又从政治上,经济上为转变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必然是社会主义。坚持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截然割裂开来的“二次革命论”,中国两个革命阶段之间,绝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时期。另一种是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混为一谈的“一次革命论”,中国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共产党人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14、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的调整及原因,并谈谈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教益?(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对于推动土地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2)《井冈山土地法》,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规定,例如:“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方面未能反映出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对中农利益的损害,不利于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此外,“强制劳动”,也不妥。(3)《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修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样,在农村把革命的锋芒正确地对准了地主阶级。(4)《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是农民,禁止土地买卖。毛泽东《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将土地所有权改为属于农民私有,将禁止土地买卖改为允许农民自主租借、买卖。因为,中国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私有制,应该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5)党的土地政策的调整演变,表明了我们党对土地革命认识的深化。党的任何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主要敌人,保证革命事业的胜利。15、为什么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坚持“生命线”有何现实意义?(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坚持的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 “生命线”意义,就在于它在坚持精神对于物质依赖关系的基础上,注重精神的反作用,强调思想支配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强调用先进思想武装群众,从而使精神力量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2)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是同我党我军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我党我军成长壮大并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正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才把一个农民占党员主要成份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的军队也正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首先在思想政治上建军,才使我军保持了无产阶级军队的本色,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军队。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和军队的生命线。(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群众具有引导作用,对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具有保证作用,对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具有服务作用。没有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各项任务是不能完成的,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基本思想,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它对实现党的基本路线,保证我军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6、论述人民民主专政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其关系。(1)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人民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专政方面的互相结合。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不可分割。(2)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工人、农民、城市小资和民族资产阶级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范畴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一切拥护社会主义或拥护祖国统一的阶层和社会集团。要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确认人民在国家政权中的主人地位,保障人民拥有最广泛的、真正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统一。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3)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的敌人的专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代表是人民的敌人。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或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对敌人的专政,就是剥夺他们的民主自由权利,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4)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充分的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阶级的统治力量,更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也只有对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粉碎他们的一切反抗和破坏,人民内部的民主才有保障。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17、试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用和平赎买的办法把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但未实践的设想。列宁创立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改造俄国资产阶级,但列宁的希望没有能成为现实。我们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通过和平赎买的办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对私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2)我们党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和平改造的方针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有二重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我们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始终建了革命联盟。第二,在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仍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追求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第三,资本主义工商业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同时也有追求利润、唯利是图和投机性等。由于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这种特点,党和毛泽东提出,必须采取和平赎买的办法改造资本主义经济,而不能采取直接剥夺的办法。(3)采用和平方法改造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可能。因为,第一,我国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强大的国营经济,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第二,党领导广大农民逐步实现了合作化,巩固和发展了工农联盟,割断了城市资产阶级同农村的经济联系;第三,党和国家制定了和平赎买的各种正确政策,并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从而保证了和平改造的顺利进行。18、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共产主义思想居于指导地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为工农民众服务,是最民主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最终走向社会主义19、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坚持这一学说有何重要的 (1)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核心的内容。(2)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毛泽东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高中级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并学会应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研究解决中国问题。(3)党的思想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党员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即把党员的思想觉悟提高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高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袭,保持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