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

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

ID:42662706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9

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_第1页
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_第2页
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刍议摘要:本文从选地整地、甜种选择、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病害的防治、采收6方面对加工番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关键词:加工帑茄;栽培;膜下沟灌技术加工番茄采用膜下沟灌栽培技术,既能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成木,又能减少烂果、坏果,增加产量,较一般农田增产1〜2t/667m2。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pH值7〜8,肥力中等、土面平坦,保水、保肥能力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微碱性壤土或沙壤土。秋收结束后,立即打秆、灭茬、清理地膜。667m2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磷酸二钱或硫酸钾复合肥30kg,撒平后进行深翻,耕深28〜30cm。2品

2、种选择立原8号、佳义1号、屯河45号、屯河8号、屯河15号。3播种播种前对播种机具进行全面维修调试,达到安全使用状态。膜下条播可以播种、铺地膜、铺滴灌带一次完成。地膜选用幅宽90cm的规格,膜上播种行距为40cm。4FT1间管理4.1加强田管4・1.1间苗、定苗。①膜下条播:幼苗生长至2〜3片真叶时,开始按株距28〜30cm破膜放苗,每穴留2〜3株。②膜上点播:要及时破膜放苗,每穴留2〜3株,在4〜6片真叶时定苗,保苗密度2800〜3500株/667m2o4.1.2屮耕除草。膜下沟灌技术减轻了因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和朵草生长的情况。苗期中耕2次,第1次深度为16〜18cm,第2

3、次深度为14~16cm,做到不拉沟、不铲苗、不伤苗、不埋苗。4.2及时灌水出苗后第15天开始第1次滴水,以后7~8天滴1次水,每次滴水量12~15m3/667m2o长势强的品种要注意蹲苗,大量坐果以后,可5~7天滴1次水,每次滴水量15m3/667m2,采摘前7天停水。幼果长到核桃大时可开始灌水。4.3适时施肥采用膜下沟灌技术,加工番茄所施化肥全部随水施,按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各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可“少量多次”,合理供应,使化肥通过沟灌系统直接进入加工番茄根区,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5病害的防治加工番茄采用无支架栽培,植株匍匐于垄背,通风透光性差,相对來说发病较重,在防治上应遵循“

4、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5.1腐烂病、日灼病此病多发生在果实膨人期,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主要是因为番茄生长期间水分供应失常,土壤忽干忽湿,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应适时浇水,防止土壤忽干忽湿,随水滴施钙肥,可防止生理性病害的发生。5.2早疫病、晚疫病发病初期可用1:1:(150-200)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80%代森猛锌5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5次。4.3条斑病毒病该病近年來也有大面积发生的趋势,导致果实僵小呈畸形,表面有褐色油浸状斑块,后变成枯斑。此病一旦感染,药剂防治基本无效,所以,应加强栽培管理,如

5、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轮作倒茬,进行种子消毒,提早育苗,做好虫牙虫的防治等。发病初期用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洒,或20%病毒A500倍液叶面喷洒。6加工番茄的采收加工番茄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40〜50天。成熟果要及时采收,否则会继续消耗植株养分,影响后期果实的发育及成熟。釆摘前必须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计划数量、运输车辆拉运等,必须耍有计划地采摘,不能采收过勤,一般采摘3〜4次为宜。第1遍采摘时,注意不要翻秧,以免折断植株,影响后期果实正常发育。采摘的果实应做到无病虫果、烂果、青黄果、未成熟果,以免降低品质。(责任编辑舒丹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