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与设计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

ID:42670274

大小:535.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9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_第1页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_第2页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_第3页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_第4页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费者心理与设计2012.05.04张雪颜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让人易学易用也是重要的;使人感到愉悦更为重要。——DonaldNorman(唐纳德·诺曼)【摘要】本文在心理学及市场营销学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在产品与商品转换中充当环境的理论,在消费者心理研究前提下,实现产品设计、消费者心理、商品设计三者之间相互平衡循环。在当今这个“非中心全球网络”时代,生活方式蕴涵了个性、自我表达以及风格的自我意识。个人就是一个“小宇宙”。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文化已发展成为“没有规则,只有选择”的模式。消费者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并用其来观察、记述、说明和

2、预测消费者行为,得出规律,指导产品设计与商品设计。【关键字】产品设计;商品设计;消费者心理;市场【正文】产品设计商品设计消费者心理交换市场产品与商品的区别在于,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商品的生产是为了交换。产品强调的是具有功能性和价值,经过生产出来的东西。而商品强调的是交易和消费。产品经过交换转变为商品,这个“交换”过程,有很多因素制约,从消费这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学角度分析,它是一个“6P组合论”[1]问题,6P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ve)、公关(publicrelation

3、)、政治(policicalpower)。此“交换”实际是以市场为背景存在并稳定进行的。市场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图1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上图概括性的传达了在市场背景下,消费者心理在产品经交换成为商品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一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强调其功能与价值。在产品的设计中应考虑其生命周期,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功能设计与消费者心理。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放市场开始,到它失去竞争能力,在市场上被淘汰为止的整个运行过程。产品生命周期与消费者心理就是研究产品从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以及这

4、些特点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规律性影响,同时还包括消费者心理对产品设计的反馈。引入期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不稳定性等特点。此时,消费者对于产品还不是很了解,只有少数追求新颖新奇的顾客可能购买。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应也会有助于产品进一步完善。成长期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点表现销售增加,质量稳定,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产品已经相当熟悉,产品也已经基本完善。成熟期也称饱和期,产品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产品定型,工艺成熟,销售基本停滞,价格趋向一致,企业利润下降。新的产品或代用品的出现将使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原产品走向

5、衰退期。然而不同类型产品在大的生命周期趋势下又有差别:图2产品生命周期图3不同类型产品生命周期唐纳德.A.诺曼认为设计应该是“以人(用户)为中心的设计”[2],优秀设计都是基于消费者心理上的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是产品生产的起点。一个产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外形结构,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市场目标在其造型时已经决定了。它造型独特像一艘正要升空外星人飞船。英国设计评论家TerenceConran这样说:“它是这样的奇特诡异,令人心动,即使在榨汁的时候会喷得衣服满是果汁,但还是相当有趣。”图4[法]菲利普·斯塔克外星人榨汁机产品的造型设计,是一种附加价值

6、的设计,由于产品多样化,消费者可选择的同类产品就更加多了,而出色的造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好的造型设计,能满足消费者这样的心理需求。产品的形式追随功能,功能首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功能设计的关键的如何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好的设计在不给说明的情况下,让消费者看到产品就知道如何操作该产品。从而使人机交互更简易便捷。二消费者心理唤起产品设计设计分三个维度的设计既本能的设计,行为的设计,以及反思的设计。第三层的设计就是情感化设计,这就不得不研究消费者心理对设计的唤起。需要、动机都是心理行为的动力因素,

7、在心理过程中表现为驱使个体心理行为的动力,即心理过程意动。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个体或群体对客观事物(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的欲求。一方面,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一般可分为两类,即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前者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后者则不好界定其范围。在这个“符号消费”部分取代现实的物品消费的时代,产品已经不能仅仅具有使用功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而需要去满足那些与某种情感体验相关的,精神层面上的需要。[3]需求不完全等同于需要,需要是一种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会产生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就是行动的驱动力——动机,但需求则指目标,即主体

8、基本明确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消除这种紧张感,是动机的具体表述。动机可以被描述为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产生行为的一种驱动力,或者说个体想要做某事的内在意愿。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潜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