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

ID:42673227

大小:26.6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9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_第1页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_第2页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_第3页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_第4页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山区2016-2017学年的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的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山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构成。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猝然洗濯(zhuó)获益匪浅(fěi)风云变幻B、凋零玷污(diàn)深思熟虑(lǜ)梦寐以求C、浮燥祈求(qǐ)问心无愧(kuì)无与伦比D、蹂躏妖娆(ráo)称道不已(yǐ)川流不息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

2、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_______,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_______;看到了扶危济困的_______,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________。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侠义情义忠义仁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忠义仁义侠义情义更多资料请关注武汉学而思微信:wh_xueersi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被誉为“武汉最美绿道”的东湖绿道已于2016年12月28号向全体市民敞开怀抱。B.随着地铁6号线工程的开通,使武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81公里。C.青山区家长学校名家讲堂被评为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D.无论日本对钓鱼

3、岛采取何种单方面举措,都不能改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模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B.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C.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它们怎么偷蛋呢?D.最早揭穿甘露的秘密的是我国明代学者杜镇,他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计时器①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

4、来判断时间的,比如圭(guī)表.日晷(guǐ)两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根据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源自日晷测量光影原理。这两种仪器统称为太阳钟。圭表更多资料请关注武汉学而思微信:wh_xueersi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居世界第一。圭表不

5、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②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我国先民在使用陶器时,发现盛水的陶器常因破损而漏水,这使古人逐渐认识到水的流失与时间的流逝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久而久之,我们的祖先想到了用水滴漏计时的方法。他们发明了一种滴水计时的计时器名叫“漏刻”也有称“刻漏”。漏刻计时的工作原理是将漏壶注水让其滴漏,根据滴水量的多少来计量时间。漏刻由漏壶和刻箭组成。漏壶有二种:一种是壶的底部开一个小孔让水滴漏,观测壶内的水量

6、减少量来计算时间。这种漏壶叫泄水型漏壶;另一种叫受水型漏壶,观测受水壶内的水的增加量来计算时间。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漏刻计时。汉代滴漏报时已有制度。夜漏尽,指天明,要鸣鼓报时;昼漏尽,指夜临,要鸣钟报时。这种依刻漏而鸣鼓鸣钟的方式,自汉代以后历代循行。现代的人常说的一刻钟,就起源于漏刻计时。先秦时期军队中为便携,常用的漏刻就是“一刻之漏”,即每漏完一壶水的时间为一刻(一古刻合今14分24秒。现代的一刻等于15分钟)。③漏壶的发明时代尚无定论。传说滴漏在黄帝时即已出现。《周礼•夏官》记载“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皆以水火守之”。“水守”是在壶旁备水﹐需要时

7、往壶里添加﹔“火守”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夜间用火照明以观察箭上的刻度﹐在冬天又要以火温水﹐防止冻结﹐由这条记载可知﹐在周朝已经有了漏壶。《史记》上曾记载司马穰苴(rángjū春秋末期齐国人)在军中“立表下漏”以待庄贾(齐景公的大臣),日中而贾违令不至﹐被司马穰苴处以死刑。说明春秋时期漏刻的应用已经较普及,并且能够更多资料请关注武汉学而思微信:wh_xueersi作为处罚违犯军令者的依据。那位庄贾可能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因不守时而被处死的罪人了。④还有一种叫“称漏”。是以漏水的重量来计量时间。据传是北魏时期的道士李兰发明的。它的构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