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

ID:42676913

大小:809.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_第1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_第2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_第3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_第4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一、建设背景通过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建设,构建社会管理、城市运行管理、政务服务、以及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辖区内人、地、事、物、组织、民情等的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在统一标准的框架下,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和空间可视化,实现电子政务异构系统的整合,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在基层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基层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的统一化、简易化和高效化。为网格化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业务的开展提供数据和应用系统支撑,推动实现全区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智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目标。依托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的管理手段,协助本地政府综合治理庞大社会系统工

2、中的相关内容。在参与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过程中,调动各成员单位乃至全社会共同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政治责任中,更好的发挥承上启下、联系左右、传递信息、辅佐领导的特殊作用,更好的落实中央、省、市文件规定的职责任务。二、建设意义2.1加强社会管理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即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通过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手段,创造社会管理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社会管理的新突破,为当地的服务变革创造良好的条件。2.2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

3、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通过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的搭建,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好的推广至创新社会管理中。2.3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可以说是“智慧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满足社会管理日常活动的需求为前提,依托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等地理和业务数据库,构建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开发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系统,融入“智慧城市”的大框架之中。三、业务范围框架3.1掌握基本数据建立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实有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入境人员)、重点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国保人员及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精神病人员、信访重

4、点人员等)、重点部位(重点地区、大型场馆、商场以及社区出入口、案件高发区域等)、重点区域(繁华街区、开放空间、主要街巷等)、重点事项、建筑房屋、辖区防控资源等等。3.2反映群众诉求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愿,特别是困难群体、特殊人群的需求;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直接了解群众的期待、想法、诉求,特别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其他需要反映的群众诉求。3.3维护治安秩序利用网格管理的优势,对于网格内的治安管理采取专人管控的办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居民反馈的情况得到及时快速的解决;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组织群防群治,预防治安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商贸市场、

5、出租房屋等的治安管理,督促、指导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3.4排查化解矛盾掌握、分析、化解网格内出现的矛盾纠纷并掌握发展趋势;健全完善化解矛盾工作网络;建立沟通机制,定期排查矛盾。3.5落实矫正帮教掌握本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和反映基本需求;整合公安、司法、人力社保、街道(村)以及律师、志愿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体系;开展对以“两劳”释放、缓刑人员为重点的监管对象和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消除社区矫正人员的抵触情绪,减少社会不稳定

6、因素,探索新形式下的社区矫正工作。3.6协调城市运行掌握、了解城市市政设施的基本情况,巡查网格并发现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节能环保、绿化等方面的问题,协调解决或及时上报;积极协助职能部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运行顺畅、环境优美、秩序良好。3.7指导安全生产掌握了解本社区内的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安全生产事件;协调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协助相关部门消除安全隐患。3.8提供社会服务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方面的服务;提供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普遍服务;提供以烈属、军属、复员

7、退伍军人、老年人、残疾人、无依靠儿童、贫困者等为对象的特殊人群服务;提供医疗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字3.9引导社会参与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动员社区居民、社会单位、志愿者、市民劝导队等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文明创建,构建社会和谐;开展商务楼宇、社会领域党建,推进党组织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枢纽”组织建设,不断培养社会组织,加强与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开展社会领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