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WORD版)精华

诊断(WORD版)精华

ID:42708246

大小:176.6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9-20

诊断(WORD版)精华_第1页
诊断(WORD版)精华_第2页
诊断(WORD版)精华_第3页
诊断(WORD版)精华_第4页
诊断(WORD版)精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诊断(WORD版)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悸,心律失常l心律失常的诊断一.病史通过病史的询问应该明确以下问题:1.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可能的类型。2.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交感或迷走因素。3.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4.心律失常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影响或威胁。二.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三.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m)四.动态心电图(Holter)五.心脏负荷试验(Cardiacstresstest)六.食道心电图(EsophagealECG)七.SAECG(Signal-averagedEC

2、G)八.心电生理检查(EPS)九.倾斜试验(Tilttest)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l定义:宽QRS心动过速是指QRS宽度>120ms,频率>100bpm的心动过速。l主要包括:室房分离(包括室性夺获和室性融合波)(1)室房分离发生有以下几个特点:室房分离容易在心率慢时出现(Drew等)-出现的平均心率为160bpm-不出现的平均心率为206bpm对频率快的宽QR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意义不大V1导联较其他导联更容易发现房室分离如果在V1导联没有发现,则可能在QRS振幅低或接近等电位线的导联容易发现。诊断

3、VT»特异性100%»敏感性20%左右l电轴极性(3)»特异性95%左右»敏感性为30%左右l电轴极性(3)»特异性95%左右»敏感性为30%左右VI、V6导联有价值的指标(4)RBBB型宽QRS心动过速V1导联QRS波呈单相R波、兔耳型、双相波(QR、qR、Rs、RS)V6导联QRS波呈QS、QR或RS,R/S<1特异性100%敏感性23-38%V1导联R(r)>0.03s,R(r)-s间期>0.06s,r波振幅>窦性时振幅,S波有切迹V6导联QRS波呈QS、QR或RS,R/S<1特异性100%敏感性8

4、7%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小结):临床上约10%不能明确诊断;在电生理检查时,有80%宽QRS心动过速为VT;在临床上大约90%为VT;宽QRS心动过速首先应考虑VT的诊断,在不能鉴别时,按VT处理。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立即电转复恢复窦性心律,然后再分析心电图,决定是否行电生理检查VT类型l特发性VTl心肌梗死后VTl心肌病VTlARVCVTl束支折返性室速l其它:尖端扭转性室速,先心病室速特发性室速:预后相对良好,部分可有黑朦、晕厥。消融治疗根治率高、安全,应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IVT的分类l

5、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1,反复发作的单形性室速(RMVT);2,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l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l也可根据其对药物的反应而分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verapamil-sensitiveVT)或腺苷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adenosin-sensitiveVT)。IVT类型1、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VT)反复性单形性室速(RMVT)最多见少数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中青年多见,运动或异丙肾易诱发又称儿茶酚胺敏感性或运动诱发性室速发生机制多与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有关此型男女均较

6、多见,女性略多2、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多数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部即左后分支蒲肯野纤维网处,少数则起源左前分支区域左室流出道或游离壁部位发生机制以折返机制为主中青年男性多见,绝大多数为持续性单形室速IVT的发生机制折返性机制:主要发生于LV的左后分支处自律性机制:见于RV,亦可发生于LV触发活动机制:多发生于RVOT,亦可见于LV。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lIVT的诱发:诱发特点与VT机制的关系RVA80-90%,RVOT10%,LV5%lIVT的室房(VA)传导1:1,2:1,文氏,比例不固定的不完全

7、性VA阻滞,完全性VA分离鉴别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IVT射频消融l仪器和消融方法»温控法»非温控法l成功率及随访l并发症及预防»Ⅲ°A-VB»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室颤及其他IVT射频消融:影响成功率的因素仪器设备、方法学的掌握及操作技巧熟练程度VT起源部位解剖变异外膜VT诱发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状态靶点定位精确度、消融导管与心内膜贴靠状况、温控导管的应用新的标测系统应用流行病学l发病率:占阜外射频患者的5.6%;1998年NASPE统计各种VTs占总数6%(201/3357)PACE2000l性别因素:RVO

8、TVT(差异无显著性)ILVT(男性86%)阜外l年龄: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RVOT约33.0岁,ILVT25.7岁;阜外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1lRVOT室速中约1/3有晕厥或黑朦;l预后:较好;BrHeartJ,1953近年IVT消融经验成熟,除常规病例外,起源左室流出道,游离壁,邻希氏束等特殊部位的消融例数增加,成功率提高,相关经验报道不少。消融适应证范围扩大到频发室早。结论:总体而言,射频消融治疗IVT的疗效是令人满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