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

ID:42715544

大小:374.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0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_第1页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_第2页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_第3页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_第4页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科研设计的要素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陈阳三大要素研究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充分阐明科研三要素是决定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志。案例狼疮Ⅰ号方对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观察研究对象:1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SLE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推荐的SLE诊断标准,在该标准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中医辨证分型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红蝴蝶疮气阴两伤证”的证候诊断标准。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SLE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妇女妊娠或哺乳期;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叠结缔组织病;

2、合并有心、肾、脑、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合并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处理因素:狼疮Ⅰ号方冲剂试验效应:狼疮Ⅰ号方可调节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因子IL-10、TGF-β表达量,进而加强了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使SLE患者的自身免疫趋于平衡状态,从而病情得到了长期的缓解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的确定:取决于试验的目的。(1)人:以人为研究对象,应考虑个人条件。选择病人为研究对象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诊断、正确分期及正确判断病情。(2)实验动物(3)药物或取材研究对象的条件必须对处理因素敏感对处理因素反应比较稳定必须具有可能性,易于取样,安全性好。不宜作为研究对

3、象的内容:存在影响反应结果的并发症、危重状态、多种疗法无效、机体反应性或致病因素与一般病例不同、不能配合着。研究对象的纯化应考虑对象的均匀性,减少个体差异,提高同质性。首先,具体指标明确。其次,病史明确第三,分级标准明确第四,可靠地依从性案例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20±1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3。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8只),正常喂养22天;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

4、ryocclusion,MCAO)对照组(12只),正常喂养21天,第22天进行线栓法手术,缺血2h再灌注24h;复合模型组(16只),持续力竭性游泳21天,第22天进行线栓法手术,缺血2h再灌注24h。将模型组大鼠按(4·0±0·5)%体重负重后分批放入一内径150cm、水深40cm的圆形游泳池,水温控制在(20±1)℃,强迫其不停游泳直至力竭后捞出。力竭指征为游泳动作失调、水淹没鼻尖、身体下沉超过10s不能浮出水面。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一般试验选择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健康状况要有控制因素药物研究要有控制条件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合作程度依从性是相对的注意补救措施案例(一)急

5、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及初步评价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的构建和疗效评价。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在治疗指南和益气活血法的基础上,建立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根据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分为CP组(71例)和非CP组(70例),观察两组的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对于行直接PCI的亚组患者,比较其就诊-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TB)时间。结果CP组总住院时间(天)低于非CP组(9.80±5.62vs12.01±

6、7.35,P<0.05),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行PCI的亚组患者,CP组DTB时间(min,82.56±17.36vs119.19±30.88,P<0.01)、总住院时间(9.69±5.59vs13.34±7.49,P<0.01)和住院费用均低于非CP组。结论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降低AMI住院时间,控制直接PCI患者的住院费用和DTB时间,充分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AMI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价值。案例(二)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目的:对大鼠血管性痴呆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permanentbilat

7、eralcommoncarotidarteryocclusion,2VO)进行改良,以提高模型动物存活率。方法:采取改良造模方法(间隔7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传统的2VO方法(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并比较2种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7d,改良模型组动物存活率(86.7%)明显高于传统模型组(40.0%)(P<0.05)。术后8w与12w,与假手术组比较,两种方法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而改良法与传统法造模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