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ID:42726392

大小:102.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0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1页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2页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3页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4页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点规范练14.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考点规范练第28页  一、选择题1.《吕氏春秋》中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B.井田制遭到了破坏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社会出现两极分化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井田制的瓦解,题眼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根据材料“众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问题,并未涉及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问题,也未反映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故A、D两项错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

2、确;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但此时封建土地私有制还在形成中,所以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2.(2015浙江台州期末)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导学号26400103〛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农耕方式的进步,题眼是“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定型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

3、其发展变化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正确;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3.(2015江苏淮安四模)《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题眼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反映出汉朝土地兼并的危害性,故

4、A项正确;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体现出封闭性,但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土地兼并问题反映出重农的必要性,但与抑商政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土地兼并问题反映出土地私有的不合理性,故D项错误。4.《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段文字称颂的是(  )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题眼是“于是蜀沃野千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蜀”可以判断出是四川地区,马钧改进的翻车主要在北方地区使用,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

5、误;由“溉灌三郡”可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水利工程,并未体现出蜀汉对四川的治理,故B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开稻田”“蜀沃野千里”等信息,可以分析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都江堰的修筑,故D项正确。5.(2015江苏泰州二模)据《欧阳修集》载:“民有幸而不役于人,能有田而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多者为大役,少者为小役,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农经济,题眼是“公役”。

6、依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多者为大役,少者为小役,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负担是自耕农经济存在的不利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6.(2015山东济南一模)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处最有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导学号26400104〛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题眼是“刀耕火种”“男耕女织”。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图片

7、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铁犁牛耕是小农经济的耕作特点,故A项错误;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是早期农业和小农经济的性质,不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来说的一种经济形式,与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早期农业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是一种集体劳作,而小农经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采用的是铁犁牛耕,故D项正确。67.(2015北京丰台二模)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右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