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

ID:42737852

大小:1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1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1页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2页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3页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4页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 人教历史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单元综合检测(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元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江苏淮安四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面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在加强对中国商品输出的同时也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2、者”,体现出殖民扩张的破坏性和建设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只体现出殖民扩张的破坏性,均错误。2.(2015·江苏徐州二模)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根据材料“威海之海军大替矣”可知,材料说的是威海之战日本占领威海,全歼北洋水师,因此判断这是甲午中日战争。A项

3、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故错误;B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故C项正确;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故错误。3.(2016·天津一模)“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B.革命党人在③处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进程。根据图片可知,①是上海,②是南京,③是武汉,④是广州。南京不是《南京条约》开

4、放的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革命党人在武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故B项正确;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而②是南京,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而②是南京,故D项错误。4.(2016·辽宁大连一模)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价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而“基本上是一场失败”。高慕柯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大于它所有领袖的革命,是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这些评价的主要依据在于(  )A.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B.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C.辛亥革命仅推翻清王朝没有结束专制D.孙中山没有发动民众广泛参与革命B 【解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根据材料“仅仅是

5、‘政体的变革’”“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等信息可知,费正清和高慕柯均强调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衡量一场革命成败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完成了革命任务,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B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C、D两项是其依据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5.(2016·四川乐山一模)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民国初年出现的漫画《亡清退位之现象》。拍子上的蚊子是“袁”,蛛丝下面挂着的蜘蛛是“滚”。此幅漫画的寓意是(  )A.颂扬袁世凯推翻清王朝的功劳B.袁世凯促成了民主共和的实现C.希望推翻袁世

6、凯以实现真共和D.鼓励袁世凯彻底推翻清朝统治C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该漫画体现不出鼓励或者颂扬袁世凯的相关信息,故A、D两项均错误;结合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史实,可知袁世凯没有促成民主共和的实现,故B项错误;根据漫画中拍子上的蚊子代表袁世凯,拍子下挂着代表“滚”字的蜘蛛可知,漫画表达了希望推翻袁世凯的愿望,故C项正确。6.(2015·长沙四模)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几年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

7、创办。这说明了(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C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可知,其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几年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